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张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孙权为何视他为东吴顶梁柱?

来源: 2021-10-02 12:00:01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江东弟子多才俊,不论是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还是后来三国时期的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以及江东的一众豪杰,皆是当时的英才,但是在孙权统治东吴的时期,他眼中东吴的顶梁柱人物,竟然是名气不如其他人的张昭。

江东弟子多才俊,不论是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还是后来三国时期的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以及江东的一众豪杰,皆是当时的英才,但是在孙权统治东吴的时期,他眼中东吴的顶梁柱人物,竟然是名气不如其他人的张昭。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士辈出的时代。孙吴政权自古便有着”江东子弟多才俊”的美誉,其著名谋臣更是数不胜数。周瑜、张昭、鲁肃、陆逊、陆抗等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谋士。尤其是张昭,他在孙策时期便已是江东首屈一指的人物。孙策去世后,他更是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稳定局势,为东吴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张昭为东吴政权立下了大功,但很多人还是对他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就是张昭在赤壁大战前夕,大敌当前之际,曾经主张投降。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赞颂那些敢于抗争的人,而抨击那些投降求和的人。在“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人们也更加青睐于主战派。因此,后世的三国爱好者大都轻视张昭,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张昭沽名钓誉,甚至,还戏称他为“带投大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昭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于汉末避乱江东。孙策在江东创业时,辟张昭为长史,以管仲视之。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 张昭性格严肃,对孙权多有直谏。赤壁之战之际,张昭主降,孙权深感失望。但此后仍对孙权各项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张昭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更不是一个热衷于虚名的人。张昭是徐州人,年少的时候,他学习刻苦,勤学不辍,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琅琊人赵昱和东海人王朗一是成名已久的名士,他们两个与张昭交谈之后,都对张昭赞不绝口,说张昭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成年之后,张昭被举荐为孝廉,获得了步入仕途的资格。

但是,他认为自己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推辞掉孝廉这一称号,然后静下心来继续钻研学问。慢慢地,张昭的名气越来越大,连徐州刺史陶谦都听说了自己治下有个名字叫做张昭的才子。为了表示对张昭的欣赏,陶谦亲自举荐张昭,想重用他。但是,一心求学的张昭视功名利禄为浮云,直接回绝了陶谦。陶谦大怒之下,派人囚禁了张昭,想要逼张昭为自己做事。

最终,还是赵昱赶忙从中斡旋,这才救出了张昭。

后来,群雄之间纷争不断,战火很快烧到了徐州一带。为了避难,张昭和家人一起渡过长江,来到了南京一带。割据江东的孙策听说张昭到来的消息后很是高兴,没过多久便授予张昭长史和抚军中郎将的官职。与此同时,张昭也被孙策的雄才大略所折服,开始竭尽全力地为孙策做事。有了张昭的帮助,孙策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军事上。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人暗算,受了重伤,将要不久于人世。弥留之际,孙策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并诚恳地嘱咐道:“如果孙权能力不足,你就取代他,成为江东之主。如果我们无法在对外作战中获取胜利,你不要有太大的顾虑,直接领着大家归顺曹操就行了。”孙权即位后,张昭像辅佐孙策那样辅佐他,使得东吴的政局没有因孙策的辞世而分崩离析。

当时,孙权还不到十九岁,说话和行事都略显稚嫩。朝廷的一些大臣趁机拉帮结派,想要制造混乱,以此来搞分裂。这些人多次拉拢张昭,但都被张昭严词拒绝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昭,东吴根本撑不到赤壁大战的那一天。

至于说赤壁之战前的投降一事,这完全是出自张昭的一片公心。

其一,曹操当时给孙权写信,用的是天子的名义。孙权如果抗拒不降,那就是违抗朝廷的命令,在打仗之前就输了理;

其二,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已经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士气正旺。此时同曹操交战,恐怕很难获得胜利;

其三,曹操麾下二十多万将士,而孙权和刘备加起来也只有五万左右。从兵力来看,曹操是有压倒性优势。

张昭身为文臣,不仅要考虑江东基业,还要考虑江东的众多百姓。敌我实力如此悬殊,如果冒然开战,获胜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张昭老成持重,肯定不会拿众将士和百姓的生命去冒险。那些指责张昭的人,平心而论,如果将你们放到当时张昭的位置上身临其境,面对四倍于自己的敌人,你们能坚定地持主战吗?恐怕,坚持主战的人寥寥无几。

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虽然对张昭有些意见,但还是非常认可张昭的能力。张昭辞官回家后不久,蜀国的使臣来到吴国耀武扬威,吴国的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驳倒他。孙权见状,不禁叹息道:“如果张昭在这里的话,这个人怎么能如此威风!”

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八十一岁的张昭离开了人世。孙权听说后很是悲伤,赶忙前去吊唁,还特意吩咐手下,必须用太牢礼来祭奠张昭。在孙权的心中,张昭是东吴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 洪秀全自称解放妇女 为何玩弄女性多过清帝百倍

    说起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极“左”时代最爱渲染的就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定的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从演义传说中“钩沉”出“洪宣娇”、“苏三娘”以及女状元“傅善祥”啥的,并在各种文章中都引述洪秀全早期话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详情>>

    2022-07-30
  •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2022-07-30
  • 三国中的5个老实人 最后1个让汉灵帝丢了汉朝

    老实说,很多人第一次对三国历史有一个具体的第一印象,大都是从三国演义这一部作品开始的。罗贯中先生的这部三国演义,与水浒装、西游记、红楼梦这三部作品一起被誉为是古典历史文化的四大瑰宝。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动形象,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都详情>>

    2022-07-30
  • 解密:狄仁杰为何能得到武则天一生的信任

    神探狄仁杰在一系列影视作品中都是断案如神,其实历史上的狄仁杰除了担任大法官外,还文武全才,文能治国辅政,一直被女皇武则天所器重,到死都是宰相。那么,狄仁杰为何能得到武则天一生的信任呢?详情>>

    2022-07-30
  • 刘备东征为何不带赵云?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

    刘备东征五虎将中因关、张、黄皆亡,马超镇守蜀北,无法调动,赵云因反对伐吴而留为后援,而无一人在阵中。详情>>

    2022-07-30
  • 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是谁的子嗣?为何还姓赵?

    说起秦始皇,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统一了,统一了度衡量、文字等,这些都是秦始皇给后人所留下的财富。然而秦始皇登基称帝以后,实行保证不得民心,在他的统治期间,虽是统一的状态,但是民不聊生,哀声四起。要说秦始皇一生中,让世人成为茶后饭谈的事情是什么?不是秦详情>>

    2022-07-29
  • 东晋开国以来最有为的皇帝 竟被妃子活活捂死

    作为皇帝,那都是非常的有威严,而且还是万万人之上的,没有人敢挑战他们的权威,但是在东晋有一个皇帝,却被自己的妃子给杀害了,一般的妃子都是百般的交好皇帝,但是这个妃子却因为皇帝的一句玩笑话把皇帝捂死了,这个悲催的皇帝就是东晋的皇帝司马曜。网络配图详情>>

    2022-07-29
  • 解密:狄仁杰为何能得到武则天一生的信任

    神探狄仁杰在一系列影视作品中都是断案如神,其实历史上的狄仁杰除了担任大法官外,还文武全才,文能治国辅政,一直被女皇武则天所器重,到死都是宰相。那么,狄仁杰为何能得到武则天一生的信任呢?详情>>

    2022-07-29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