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借欣赏甘露之名将祸乱大唐王朝宦官势力连根拔起。可是“百密必有一疏”这个旨在诛灭宦官的举动,最终演变成为了一场灾祸。
宦官,本是古代帝王在后宫使用的奴才。他们的职责本来只是照顾帝王后宫,料理一些琐碎事务。那么,他们的地位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唐朝初期的时候,宦官是严禁参与政事的,但是后来,由于一些帝王宠信侍奉自己、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宦官,宦官逐渐也开始参与政事。到了唐朝后期,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不仅掌握对朝臣的生杀予夺大权,就连皇帝也要乖乖地听从他们的指挥,稍有不从,他们就可以随意地把皇帝废掉,甚至干脆直接杀掉。这使得皇帝成了傀儡,而宦官却成了朝中的实际统治者。
宦官专权,使得朝中的统治一片乌烟瘴气,有的大臣为了自己的权力与地位,为了向上爬,不惜与宦官勾结,打击忠良,任用奸恶,使有志者、有才者没有施展的机会,一些清正的大臣和有点清明的皇帝,不甘心受宦官的摆布,也常常起来和宦官进行斗争。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就是皇帝和一些朝臣联合同宦官集团之间的一次交锋。
827年,李昂即位为唐文宗,由于自己的祖父、哥哥皆死于宦官之手,而他自己也是仰仗着宦官的拥立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他深知宦官专权的危害,他也看得比较清楚,同时也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宦官废掉,甚至杀害,于是决心打击宦官势力,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
在唐文宗时期,先是有一个大宦官叫做王守澄。王守澄手握大权,根本就不把文宗放在眼里,做起事来真是为所欲为,想怎样就怎样。文宗对此很是不满,于是便和宰相宋申锡密谋,想设法把王守澄铲除。但没有想到,计谋还没有商定好,便有人向王守澄告了密。王守澄对宋申锡恨之入骨,就设计陷害他,诬陷他想拥立一向负有众望的漳王李凑。文宗又是怀疑,又是害怕,就派王守澄去调查。王守澄就想趁此机会杀了宋申锡全家,幸好有比较正直的宦官马存亮的阻止才没有成功。但最终还是把宋申锡判成了谋逆罪,贬为开州司马。
这次事件以后,王守澄的权力更是有增无减,谁要是稍微触犯了他,不是被贬,就是被杀,弄得怨声载道。而对文宗,王守澄更是不当一回事,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宛如一位太上皇帝,这也让文宗很气愤。就在这种情况下,文宗开始下决心削弱宦官势力,打击宦官集团。当时朝中的大官分为牛李两个朋党,他们之间虽然互相倾轧,水火不容,但都与宦官集团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消灭宦官势力,他们根本就不上心。这样,文宗只好在下级官员中寻求可以依靠、可以支持他的人,李训和舒元舆等人就得到了文宗的信任。
李训等人向唐文宗建议,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来削弱大宦官王守澄的权势。于是,宦官仇士良便被提了官,因为他是王守澄的死对头,这样一来,也有人能和王守澄相抗衡。仇士良生殖之后,首先,韦元素被处死。接着,仇士良和李训、舒元舆等合谋,制定了一个消灭王守澄集团的计划。文宗的祖父宪宗意外而死,当时宫廷内外很多人都怀疑是王守澄及其集团中的另一宦官陈弘志谋害的。
现在,同是宦官的仇士良出来作证,宪宗确是王守澄和陈弘志所害。全朝都要求处置凶手,伸张正义。这样,陈弘志就理所当然地被杀了,而王守澄则被赐了毒酒,毒发身亡,王守澄集团的其他成员也都被处死,如此一来,宦官的势力被消灭了一半。此次胜利之后,李训、舒元舆与王涯被任命为宰相,他们决定拟定一个彻底消灭宦官的计划。他们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在要害部门和地区,准备内外夹击,一举消灭宦官集团。计划是美好的,事情仿佛进展的非常顺利。
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武百官聚集紫宸殿,唐文宗正要上午朝的时候,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匆匆上殿来启奏说:“左金吾大厅后院的石榴树上,昨夜降下了甘露。”甘露,是甜美的露水,古时迷信,认为降甘露是吉祥的征兆,天下将会太平久安。文宗也很想去看个新鲜,于是便和百官前去观看。文宗乘软轿来到含元殿,他派李训等人先去看看,过了好长时间李训才回来,告诉文宗说:“我们已经仔细验看过了,那不像是真的甘露。”
文宗似信似疑,就又派仇士良等带领一群宦官再去验看一回。这样宦官一走,李训马上暗下命令,施杀宦官的计划。原来,并没有什么“甘露”,这只不过是李训他们的一个计谋,他们早在左金吾后院埋下了伏兵,在院外也部署好了亲兵。他们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宦官向里钻了。
仇士良率领一大批宦官来到左金吾大厅后院验看甘露,迎面正好遇见韩约,仇士良发现韩约面色紧张,脸上汗流不止,觉得很奇怪,就问了韩约一句:“将军为什么这么紧张,有什么事吗?”“没,没什么事!”韩约结结巴巴连话也说不顺溜。这让仇士良有点怀疑了。恰好,这时有一阵风吹过,掀起了左金吾厅里的幕帐,露出了埋伏在里面的兵士。
仇士良一看情况不妙,拔腿就想往外逃。守门的士兵想关闭大门,但仇士良大喝一声,吓住了他们,他便乘机逃了出来。仇士良气喘吁吁地来到含元殿,老远就对文宗皇帝喊:“皇上,不好了,发生暴乱了!”李训见计划已被仇士良识破,连忙喊人去保护皇上。但还没等李训喊完,仇士良已经眼疾手快,把文宗架上软轿就走,边走边对文宗说:“皇上,情况紧急,请您立刻回宫。”
李训想阻住仇士良,便攀住文宗的软轿,向文宗说道:“臣有事还未向陛下启奏,请陛下暂时留步。”仇士良只想赶快逃走,他抢前一步,想推倒李训,没想到却被李训推倒在地上。李训拔出靴子里的匕首,要刺杀仇士良,但被一些宦官拦住了,而仇士良则被另一些宦官护着逃走了。
这时,等候在门外的士兵杀了进来,砍倒了十几个宦官。李训仍然攀住文宗的轿子不放,旁边的一个宦官朝李训的胸口就是一拳,李训被打翻在了地上,而文宗的轿子终于被宦官劫持着抬进了宫里。等李训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宫门早就被关上了,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被吓得各自走散了。李训知道自己消灭宦官的计划已经失败了,他可以想像得到他以后的处境,只好换上一个随身官吏的绿衫,匆匆逃出宫去了。
仇士良逃得性命以后,简直是恼羞成怒,他以“讨伐贼党”为名,在皇城里到处乱杀乱砍,杀死了很多无辜的官员、吏卒、工匠、商贩,把一个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弄得人心惶惶,血流满地。同时,他又派出大批的骑兵,到处追捕逃亡的人,这些骑兵所到之处,也是任意抢掠,无所不为。
结果,李训在逃亡的路上被擒,他走投无路,只好自尽;而舒元舆等人,甚至对这次消灭宦官计划并不知情的王涯,都被腰斩在一棵独柳树下。以李训等人领导的意图消灭仇士良等大宦官的这次事变,因为是托“甘露”为借口,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的影响是巨大的,唐朝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地削弱。并且,这场失败的剿宦举动,同时也使文宗之后的皇帝,无法触碰宦官的权势。以至于,在“甘露之变”后唐朝宦官的权势成尾大不掉之势。实际上,我们从这次事件的顶层上来看,便会发现,唐文宗李昂剿灭宦官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最后却依然以惨剧收场。那么,唐文宗一朝诛灭宦官的举动,为何转瞬变成了一场惨祸?
首先,历史上文宗一朝的剿宦举动,所以会转瞬成为一场惨祸。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唐文宗用人缺少明察,以至于最终酿成惨祸。对此《旧唐书》中曾有这样的说法“然训、注狂狡之流,制御无术,矢谋既误,几致颠危。”由此可见,用人上的失误,便已经注定了文宗一朝剿宦的失败。这是因为,李训、郑注这样的臣子并非能臣。因为在唐文宗亲近两人之后不久,两人旋即便将朝中持反对意见的臣子悉数罢黜,以至于在这一时期稍有些作为的臣子都受到了两个人的排挤。
并且,在这一期间朝堂上竟然形成了无人语言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下,李训、郑注则还在朝中培植自身势力。俩人对朝政的把持非但没有受到唐文宗的反对,还得到了唐文宗的默许,这才使剿灭宦官的举动酿成大祸。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亦暴露出了唐文宗个人的问题,唐文宗虽然有着戡乱之心,但却缺少理朝之术。这中间《新唐书》曾评价唐文宗称其“仁而少断”这个评价可谓恰到好处。
由此可见,两个无用的佞臣加上一个“仁而少断”的帝王,共同密谋剿灭掌握禁军大权的宦官,其结局可想而知。实际上,到了历史上的文宗一朝,唐朝左右神策军已经被宦官牢牢掌控,并且其经过数代的演变,宦官与神策军已经形成了一个风雨同舟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贸然选择剿宦却不进行深思熟虑的考量,自然会使剿宦演变成“宦乱”。
裘千丈,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哥哥(详见83版射雕英雄传)。武功低微,常常冒充其弟裘千仞的威名招摇撞骗,后在铁掌峰摔死。角色设定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弟弟,还有一妹名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
红色邮票收藏价格行情,自从十八大顺利闭幕后,邮票行情正在逐步向好的发展上升,特别是红色邮票收藏已经变成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不少人也在时刻关注邮票价格行情,红色邮票收藏开始升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购买各种红色题材的物品,要属最有收藏价值的当然是邮票详情>>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详情>>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详情>>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慕容熙详情>>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详情>>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