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裴炎将武媚娘推向皇位 却一心惦记李唐 最后被武后所杀 裴炎是高宗李治的托孤大臣 他为何废除中宗倒向武则天?

来源: 2019-10-14 10:45:59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裴炎是个很矛盾的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既有支持武则天临朝称制、废掉唐中宗的争权夺利行为,又有反对武则天专权、要求武则天还政维护唐王朝的行为。这种矛盾使裴炎权倾朝野、显赫一时,又使他得罪了武则天被构陷处斩。

裴炎是受高宗遗命辅佐中宗的宰相,他为了维护李唐江山,和武则天合谋废黜中宗,另立睿宗为帝。但当武则天大权独揽,睿宗形如傀儡时,裴炎又挺身而出,进行谏阻。他要求武则天还政天子。最终被诬以谋反罪杀害。

u=3651944367,686253129&fm=26&gp=0_副本.jpg

裴炎,字子隆,出身于河东裴氏,绛州闻喜人,性格宽厚,不苟言笑,从小就是个刻苦钻研学问的好学生。青年时期裴炎在弘文馆就读的时候,每逢休假,其他同学外出游玩,裴炎仍然在刻苦学习。其他同学毕业出仕,他却说自己学业未成不肯毕业。求学十年,裴炎在《春秋左氏传》、《汉书》等几门学问方面有颇深造诣。

后来裴炎明经科考试通过,从地方上的低级官员做起,顺顺当当的做到了兵部侍郎、宰相的高位,虽然没有显赫业绩,但也中规中矩。李治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裴炎一直在辅助太子李显留守长安,等到李治在东都洛阳病重的时候,裴炎陪伴李显一同去了洛阳侍候。李治死前,遗诏李显在灵柩前继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裴炎成了唐中宗李显的辅政大臣,开始了裴炎最显赫,也是最矛盾的一年。

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人生最后一次为自己改元,为弘道元年,这是一个只用了一个月的年号,下一年正月开始就是唐中宗李显的嗣圣元年,而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年号就改过3次,分别是正月的嗣圣、二月的文明、九月的光宅。十月,“杀内史裴炎”,从辅政大臣到被杀,裴炎人生中的最后一年就是这么过去的。

u=3473798376,185288512&fm=26&gp=0_副本.jpg

李治死后第三天,裴炎和武则天不知是默契,还是私下做了什么交易,“裴炎奏太子未即位,未应宣敕,有要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在李显等着登上皇位的七天权力真空期,唐王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皇太后武则天和辅政宰相裴炎结合到一起,收回了部分皇帝应有的权力,皇太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对百官下令了,而非是之前需要以皇帝的名义。

李显这个皇帝,没登上皇位就丢了一半权利,之前李治遗诏只说皇帝如果有决定不了的军国大事由武则天决策,而并非是武则天可以跳过皇帝直接下命令。裴炎的立场转变,给武则天之后废掉两个皇帝、篡唐立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决策,必定是裴炎和武则天私下有过政治交易,二人当时就已经决定了要架空李显。

当时的裴炎,以成为第二个长孙无忌为目标,希望借助皇太后的力量来架空皇帝。但结果证明,裴炎低估了武则天,也想不到武则天会走那么远,这就是《旧唐书》说裴炎“见迟虑浅”的主要原因。

李治死后七天,28岁的李显正式当上皇帝,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是个孤家寡人,老娘有跳过自己发布命令的权力,老爹留给自己的辅政大臣竟然和老娘打成一片,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接受的。势单力孤的李显努力想改变这个局面,就如之前汉朝皇帝一样,准备借助后党的力量来对抗其他政治对手。

李治死后一个多月,嗣圣元年正月,李显与裴炎爆发了一次冲突。裴炎坚决反对李显的人事任命,包括李显准备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提拔为宰相,把自己乳母的儿子提拔为五品官。实事求是讲,李显此举确实不妥,韦玄贞之前刚刚从一个地方小官吏提升为刺史,又准备提升到宰相,这个跳跃有些儿戏了。但裴炎也并非大公无私,他在仿效长孙无忌,准备给这个新皇帝立规矩。

于是,青年皇帝恼羞成怒,你裴炎是我父亲指定的辅政大臣,之前也曾经辅佐我留守长安,现在却阻碍自己施政,如何能不怒从心头起。于是,李显说了一句气话,“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不过是个侍中的位置,我把天下都给韦玄贞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句气话使李显丢掉了皇位。

u=2898568312,1385172888&fm=11&gp=0_副本.jpg

听到这句话后,裴炎知道自己已经把这位青年皇帝得罪狠了,一旦李显有机会,自己必定没有好下场。于是,裴炎“惧”,害怕了,这是食物链上下级的压制,与当时的实力无关。于是,裴炎再一次与武则天做了一次政治交易,二人开始商量废掉李显的皇位。武则天之前在李治时期曾经险些成为大唐王朝的摄政,就是在宰相郝处俊等人的反对下才未能如愿,现在宰相支持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近在咫尺,二人一拍即合,李显的命运就被注定了。

李治死后第三个月,裴炎与程务挺等人率军队入宫,宣布武则天的旨意,废李显为庐陵王。李显当时不明就里,还在问:“我何罪?”武则天一句话把李显打到了深渊,“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第二天,李旦被立为皇帝,就是唐睿宗,改元为文明,所有的政事由武则天一言而决,李旦被安置在皇宫中,对政事不得干预。

唐中宗李显第一次只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废掉,真是像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所说:“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如果裴炎有远见的话,当时应该顺手把武则天也拿下,那么历史走向将完全不同。之后几个月,武则天和裴炎这对政治盟友关系开始恶化,不确定是武则天独占权力让裴炎不满,还是裴炎意识到武则天不仅仅是想成为掌权皇太后,估计前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于是,裴炎开始了试图从武则天手中夺回权力的努力,否定君王不合理的想法,这是裴炎身为宰相的日常工作。史书上只记载了两个事情,分别是裴炎阻止武则天给自己祖先立庙,以及保护李唐宗室亲王。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上书,请武则天追封武家祖先为王,设立武氏七庙。七庙是皇帝的特权,用来供奉自己七代的祖先,是王朝的代称。武则天此举把自己与皇帝并列,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裴炎表示反对,“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用汉初吕后专权来影射武则天,并坚决要求武则天到此为止,不要再进一步了。武则天无奈,只得折衷,把自己五代的祖先封为王,在并州文水老家建了五代祖先的祠堂了事。

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都是李渊的儿子,在宗室当中算是资深亲王了,声望很高。武承嗣和武三思屡次建议武则天除掉二王,武则天也准备如此操作。其他宰相对此都是唯唯诺诺,不敢表示反对意见。唯独又是裴炎,坚决反对,这兄弟俩才得以多活几年。几年后,武则天称帝前借着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反叛”一案,到底把这兄弟俩和一大批宗室亲王、郡王杀掉了。

《新唐书》中记载了裴炎的一个特殊举措,“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唐王朝成立到这时,还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有如此大的胆子。即使是裴炎私下与李旦商量这种事情,以李旦的性格也不敢参与。孤证不立。

u=1248912020,3838931674&fm=26&gp=0_副本.jpg

事不过三,裴炎已经在两件事情上违逆武则天了,第三次裴炎再也躲不过了,这次是徐敬业在扬州打起了反武大旗。正史当中没有裴炎与徐敬业合谋的记录,但裴炎的外甥薛仲璋是徐敬业团伙中的骨干,在徐敬业占据扬州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唐人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中记载,裴炎有称帝的野心,与徐敬业合谋,准备在京城做内应。二人书信被武则天发现,其中只有“青鹅”二字,武则天是个猜谜高手,说“青”是十二月,“鹅”是我自与,意思是十二月裴炎发动。

但这个故事有些不合逻辑,当时徐敬业占领扬州后转头去攻占金陵,并没有直接北上洛阳,与裴炎交好的程务挺当时在北方防御突厥。如果裴炎真有想法,应该徐敬业北上,程务挺南下,裴炎再在洛阳响应,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同样是孤证不立。

而裴炎当时的举动,也能证明了裴炎没有造反的想法。裴炎明确的对武则天说:“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如果裴炎有其他想法,就应当隐藏自己的意图,借机把自己的亲信武将如程务挺等人调回来,任掌军元帅掌握兵权,而不是让李孝逸率军平叛。

裴炎此举彻底激怒了武则天,有人揣摩出了武则天的想法,提出裴炎有“异图”。武则天于是把裴炎下狱审问。有人劝裴炎服个软,主动承认错误。裴炎这时已经彻底明白了所有事情,有了必死的决心,只说了一句“宰相下狱,安有全理!”有人捧武则天的臭脚,认为裴炎有谋反意图。却有更多的人认为裴炎是忠臣,有人甚至拿自己身家性命为裴炎担保。程务挺远在边疆,也上书密保裴炎。

九月,彗星见于西北,长二丈有余,三十三日乃灭,改元光宅。当年是哈雷彗星回归年,是唐王朝期间出现过三次中的第一次,第二、三次分别与安史之乱和甘露之变时间接近,都是唐王朝最刻骨铭心的巨大改变。十月,裴炎被斩于洛阳都亭驿。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十二月,程务挺被斩于军营。

程务挺与徐敬业集团中的几个骨干交情很好,这成为武则天除掉这位一代名将的理由,直接派人到军中斩了程务挺。程务挺是突厥的克星,曾多次大破突厥,闻听程务挺的死讯,突厥人宴饮欢庆,却又为程务挺立了祠堂,每次入侵中原的时候都会拜祭。

连带的,与程务挺交好的另一位名将王方翼,也被捉拿下狱,流放崖州而死。加上之后被杀掉的黑齿常之,李治后期仅存的三位当世名将都被武则天杀掉,这也是武则天时期对外战争屡屡失利的原因之一。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第二次登上皇位,为武则天时期的冤案进行了平反,“唯徐敬业、裴炎不在免限”,看来李显是个很记仇的人,没忘记裴炎废掉自己的事情。但裴炎也算幸运,他大力支持和保护的唐睿宗第二次登上皇位后,肯定了裴炎当时维护自己的功绩,为裴炎平反,并追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后来唐德宗时期,裴炎又被列入唐王朝开国以来的第一等功臣。

u=2143544317,253239093&fm=26&gp=0.png

裴炎是高宗李治唯一的托孤大臣,他为何废除中宗,倒向武则天?

首先,裴炎并不是什么好人。有两件事可以说明:其一,永隆二年,他的本家裴行俭大破突厥而回,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在高宗面前说了不少坏话。使裴行俭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但裴行俭胸襟宽广,不耻于争辩,也没有报复裴炎,从此之后闭门不出。

其二,同一年,太子李贤与母亲武则天闹得不可开交,成为武则天的绊脚石,于是,令裴炎等三人审问太子,扣了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将这块绊脚石搬开。或许这时武则天与裴炎二人便达成了默契,武则天对裴炎的识相很满意,裴炎则敬佩武则天这份为了权力不惜搬开自己亲儿子的魄力。其实,裴炎与武则天是同一类人,对权力充满了憧憬与向往,生杀予夺带来的快感,说一不二带来的威严令他们无比满足。为了权力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需求的层次不一样罢了。

其次,有人要问,裴炎是唯一的托孤大臣,完全可以不依靠武则天,而全力辅佐中宗,不是一样可以获取更大的权力吗?其实不然,因为裴炎在宰相团队中资历太浅,在宰相位置上只有短短的三年,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军功与政绩,仅凭高宗遗诏并不足以让他震慑群臣。而通过拥护武则天,他很快大权在握。在裴炎的建议下,武则天从幕后走到台前,临朝称制,代行君权。作为交换,裴炎开出了自己的价码,要求将自己从现任的门下侍中,调至中书省为中书令,并将政事堂迁往中书省。

这并不是换个岗位那样简单地调动,而是打破了大唐从贞观年间就开始的政治平衡。当时,李世民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创造了这种三省合议制度,由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并有权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大事由门下侍中召集宰相们开政事堂合议。这是一种三省相互制约的制度。而裴炎此举打破了这种制约,作为中书令,他既有权起草政令,又由他召集政事堂合议,门下的驳回还什么用呢!作为回报,武则天答应了他的要求,裴炎成为名副其实的首辅宰相,大权在握。这笔买卖两个人各得所需,都很合算。

随后,二人的合作还在进行,废掉不听话的中宗李显,立了听话的睿宗李旦。之后,裴炎打上了自己的小算盘,想通过李敬业起兵事件逼迫武则天交出权力,自己独揽大权。但他的水平与武则天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很快被武则天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在洛阳都亭被斩。

u=1080950041,2103990383&fm=26&gp=0_副本.jpg

裴炎的最后一年,废了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解除了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的最后一道障碍。如果裴炎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就不会联合武则天共同架空了唐中宗,这种政治投机行为让他登上权力的顶峰;但裴炎又是个有底线的人,他在清楚武则天真实意图之后坚决的站在了武则天的对立面,并用自己的生命为唐王朝殉葬、为自己赎罪,推迟了武则天称帝的时间。

  • 嘉庆皇帝的真实死因,竟然如此离奇

    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详情>>

    2022-09-22
  •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2022-09-21
  • 蜀汉大将赵子龙真的是无意中死在妻子的绣花针下的吗

    赵云是怎么死的?话说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知赵云竟血流不止,后来面色惨白,妻子知道不妙连忙用手去堵,但未时以晚详情>>

    2022-09-21
  • 放弃白富美而迎娶太监的女儿,汉宣帝是怎么考量的?

    据说,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公卿相们开始议论该立谁为皇后。大将军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姨母,典型的白富美,大臣们都倾向于她,但都不敢道破。于是汉宣帝下诏寻求微贱时的一柄宝剑,大臣们知他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因奏立许平君为皇后。这是为什么呢?原详情>>

    2022-09-21
  • 赵云无法得到蜀汉的重用,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为弱小的国家,夹在东吴与魏国之间,好在军师诸葛亮,才得以生存。不过历史总是那么的有趣,在蜀国后期曾经出来一位名将,叫做赵云,但是却一直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这让大家都十分的奇怪。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赵云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详情>>

    2022-09-21
  • 张说是谁?唐朝开国名相张说有什么作为?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详情>>

    2022-09-21
  • 华佗真的是曹操杀的吗,曹操的病华佗真的能治好吗?

    曹操杀华佗,似乎自断后路,所以后人多有疑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反曹派的大将,他写到曹操的儿子及自己生病,悔杀华佗时,得意之色,纸不能掩。不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都是杜撰的,比如关羽刮骨疗毒,这个事是有的,但不是华佗所为。古时详情>>

    2022-09-20
  • 西晋时期的著名美人绿珠是为何坠楼而亡的

    绿珠,今广西博白县双凤镇绿罗村人,生双角山下,西晋石崇的宠妾。也是中国古代美女之一。绿珠,传说她的原姓是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她那绝艳的姿容让世人青睐也世所罕见。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说,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若生个女儿则称为珠娘详情>>

    2022-09-20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