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常用工具,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汽车。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车辆的发展演变,房车的出现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了!
在远古时候,人类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后来人类从渔猎时代进入了畜牧时代,某些野兽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供人役使。驮运物品的驮兽便成了人类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橇”
诞生了。人们在橇的木板底下安放圆木,以滚动代替滑动,相传“车”就是从橇这种原始运输工具逐渐演变来的。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中国人大约在4600 年前黄帝时代已经创造了车。大约4000年前当时的薛部落以造车闻名于世。《左传》说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约公元前21 世纪—前17世纪)的“车正”官职。《墨子》、《荀子》和《吕氏春秋》都记述了奚仲造车。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河东与河南地区,即今山西南部与河南中西部一带。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典型的夏文化遗存,其上限恰当夏代建国之初,距今4000多年。这里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大量的刀、锥、凿、铲等生产生活用具,说明当时青铜冶炼已有较高水平。这些工具,在制造车辆和开辟道路等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夏朝已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其奴隶主政权机器中,牧正主管马牛的牧养驯育与使用,车正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可以认为,这车正和牧正,便是我国早期的主管交通的专职行政人员。夏启登位后不久,打起了“恭行天之罚”的旗号,在假借天神意志去攻伐有扈氏时,就使用了大批的驮畜和战车、运输车。夏朝末年,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同样打起了“恭行天之罚”的旗号,作战中使用了更多的牲畜和战车、运输车,讨灭暴虐无道的昏君夏桀,建立了商朝(约公元前16 世纪—前11世纪)。据史书记载,商的始祖契,是夏禹的同时代人,到其孙相土的时候,商人已能用四匹马驾车了。传至相土的曾孙王亥,商人又学会了用牛来驾车。王亥本人曾赶着牛车,到有易氏的地界(今河北中部)去贸易。武丁时期,商朝国力增强,军队驾驭大批战车向南方拓展,一直插入楚国纵深地区。商的末代君主纣王,也曾频繁出动大量战车,把疆土向江淮地区拓展。商代战车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车辆制造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能够造相当精美的两轮车了。在河南安阳,曾发掘出那个时代的马车坑,有一车四马二人的,有一车二马三人的,还有一车二马一人的。根据发掘的甲骨文中的许多“车”字分析,表明商朝的两轮车已有一辕、一衡、两轭[è厄]和一舆。中国中的许多“车”字分析,表历史博物馆的商朝车模型是一辆精致的两轮车,显示出当时造车技术的高水平。公元前1066 年,周武王姬发调集战车300乘,勇士3000 人,甲士45000 人,作为主力东征。同时,又征调各附庸国大量兵力来参战。据《史记·周本纪》讲,不期而会的诸侯有 800多。等到兵抵牧野(今河南淇县)时,已有兵车4000 乘了。商纣王闻讯,赶忙从攻伐夷方的前线调兵回来,结果70万奴隶兵反戈一击,商纣王走投无路,自焚而死。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议,修建洛邑,开凿道路,制造车辆,发展交通。西周的车辆有了重大改革。《说文》上说,商代有三匹马拉的车,谓之骖;周人增加了一匹,谓之驷。河南浚县辛村周墓出土车12辆,马骨竟为72架,说明已有六匹马拉的车。特别是到春秋战国时期,车辆制造业有了更快的发展。我们仅举几个史书记载的事例加以说明。《左传·定公十三年》载:齐卫两国伐晋,齐侯想夸耀自己车马的豪华与精良,事先驾上专车“广乘”去约卫侯赴宴。席间,齐人谎称“晋军来袭”,齐侯便赶忙邀卫侯乘上“广乘”。于是两君合乘一车,车上甲士环列??奔驰了一阵子,齐人又报告:“没有晋师到来”。这才止住车马,卫侯松了口气,齐侯则为他的“广乘”耐用快捷而得意洋洋。“广乘”的出现,确实标志着齐人造车技术的高超。古书还记载:晋人的驿传车牢固耐用,还善于驯马,并总结了“养马经”。秦国的“千乘八返”一事,更是其运输能力的最好展示。据说秦桓公之子名鍼,担心哥哥上台后加害于自己,把他的财产装上千辆车乘,10里一舍,接力运输,每车八次往返,才全部运到晋国,可见其车辆多且性能好。古书上大书特书的孔子周游列国,子贡出使吴越和晋国,都说明了当时交通便利和车辆的进步。《墨子·鲁河》说,春秋各国造的大车,能装50石谷子而运转灵活,即便长途运输也不折车轴。到战国时期,车更有了大的改进,特别是车辕开始由单辕改为双辕,这就更加牢固,载重量也更大了。几个大国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起来,万户之邑纷纷建成,车辆往来十分频繁,大街上“车毂[gǔ股]击,人肩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小车”、“大车”两大类。驾马、车箱小的叫“小车”,也叫轻车或戎车。驾牛、车箱大的叫“大车”。小车除贵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于战争。战国时,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小车的制作很讲究,上面装饰有各类金属配件。那时大车被看作“平地任载之具”,只用来拉点笨重东西而已。商周时期的贵族有的把生前所用的车马连同驾车的奴隶一起殉葬,多的达几十辆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车同轨”,对车辆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规模巡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秦代人对马车似乎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们还可以从秦朝留下的兵马俑中,看到当时的战车、辇车等实物,看到与真人真物几乎等高的人物与马匹形象。从1974年开始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已出土武士俑800 多个,木质战车18 辆,陶马100 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共计9000余件。如按兵马排列形式复原,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 个,驷马战车100 多辆,战马1000多匹。兵马俑庞大的阵容,形象地展现出秦军的兵种编列和武器车辆等情况。 1980年出土了两辆大型彩绘铜车马,其大小为真车真马的1/2。一号车为立车,即立乘之前导车。长为2.25 米,高为1.52米。单辕双轭,套驾四马,即两骖两服。车舆呈长方形,车上置一圆形铜伞,伞下立一御马官俑,双手执辔[pèi沛]。舆内有铜方壶、弓、驽、镞、盾等。四匹铜马均饰金银络头。鞍具上有编号文字29 处,共49 字,均小篆体。二号车为安车,即坐乘之轿形车。车身全长为3.28米,高1.04米。车厢分前后两室,前室为驾驶室,内有一跽[jì计]坐的御马官俑,腰际佩剑,执辔前视。后室为乘主坐席。车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亦单辕双轮,前驾四匹铜马。这些珍贵文物,完全模拟实物制成,是前所未有的考古发现,反映了我国2000多年前马车制造的精湛技艺。
到了汉朝,车子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有了大发展,车的种类增多,且主要用于载人装货,而不是战场了。汉朝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lù路]车”和“金根车”。据《续汉书·舆服志》描写,金根车上有“鸾鸟立衡”、“羽盖华蚤”。高级官吏乘“轩车”,这是两侧有障蔽的车。一般官吏乘“轺[yáo尧]车”(古代一匹马驾驶的轻便小车)。贵族妇女乘坐“辎车”,车箱像一间小屋子似的。此外,还有许多供某一特定目的而制作的专用车辆类型。汉朝的大车的样子和现在的大车相似,车体长,有的带棚盖。甘肃武威东汉墓出土了一件木制牛车的模型,车舆前有门窗,门窗上下有栏板。舆后栏有门两扇,可以开闭。东汉和三国时期出现了独轮车,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北伐时,蒲元创造“木牛”为军队运送粮草。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木牛”,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汉朝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记里鼓车,三国时期的马钧发明了指示方向的指南车。张衡的科技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发明的记里鼓车是一种利用减速齿轮系统带动车上小木人而报告车行里程的机械。每当车行一里或10里时,小木人就会自动击鼓一下,由击鼓的次数就可以了解已行走了多少路程。马钧是一位卓越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两个部落,一个姓姜,首领是炎帝;一个姓姬,首领是黄帝。另又有一个九黎部落,首领叫蚩尤,常侵袭姜姓和姬姓部落。后者联合起来抵御蚩尤,因有黄帝造的指南车指示方向,终于大败九黎部落,生擒了蚩尤。还有一个传说,说西周时,居住在东南亚的越裳氏派使者晋见周成王,归国时周公为了使使者不致迷路,便造了一辆指南车送给他们。但这些毕竟是传说,指南车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最先发明,现还无法确切了解。一次马钧听到有人议论指南车只是神话的虚构,根本就不存在,他很不以为然。马钧认为古时曾有过指南车,只是现在失传了,只要肯下功夫研究,把指南车重新造出来并不难。于是他不怕讥笑,排除困难,经过长期摸索,终于研制成新的指南车。这种车是一种由车子和一个小木人构成的指示方向的机械,车中装有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装置,并与木人相连,木人有一只手指向前方。不管车辆朝什么方向行走,在自动离合齿轮装置的作用下,木人的手都指向南方。它与记里鼓车都是我国古代车辆机械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唐宋以后,车辆的制造技术也有所进步。南北朝时出现了12 头牛驾驶的大型车辆。当时还出现了磨车。磨车上装有石磨,车行磨动,行10 里磨10斛。至于三轮车,在唐末五代时就已出现,但没有得到推广。到了宋朝,官僚们坐轿子的风气渐渐兴盛起来。这时高级车辆的制作和改进得不到重视,制车技术的重点也逐渐由乘人的车转到载货的车。宋朝的大车叫“太平车”,用五至七头牛拖拉。这时的独轮车前后两人把驾,旁边两人扶拐,前用驴拉,叫作“串车”。明朝将前用驴拉、后以人推的独轮车叫“双缱独轮车”。明清时期除了陆续出现许多新型车辆和异型车辆外,还出现了帆车,即在车上加帆,利用风力助车行进。到清朝时又出现了铁甲车和轿车。铁甲车有四轮,轮的直径约一尺,车厢包以铁叶,以保安全。轿车是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外形如轿,用马和骡拉挽。徐扬的《乾隆南巡图》中就画有这类轿车。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第一辆蒸汽三轮车,从此开始,蒸汽机走入了千家万户。经过不断的发展,汽车已经是越来越完善了,其次汽车也走入了千家万户中,甚至是有的家庭中出现了好几辆汽车。那么经过不断地发展,汽车也出现了改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出现了越野车、大卡车等等,这其中就包括房车。现如今房车还不够发达,不过房车在很多城市都能够见到。无论怎么看,房车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中,房车肯定是不存在的。可是在明朝时期,就出现了“房车”。
房车房车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在明朝时期,能够看到房车就已经很厉害了。现如今房车是比较常见的,便宜的房车也是不贵的。可是在古代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同时生产力有限,能够制造房车好像是不可能的。
现代意义上的房车就是使用燃油发动机的,那么在古代的时候,房车没有发动机,只能够通过人力进行驱动。早在明朝时期,房车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只不过这时候的房车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轿子。不过可别小看了这些轿子。
古代的时候,没有汽车和飞机,那么轿子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次就是马匹。无论是哪一种交通工具,都没有现代的汽车、飞机速度快。古代的时候,无论是哪一个王朝,能够坐轿子都是身份的象征。其次能够坐轿子也是有钱人的表现。
轿子的种类也大有讲究,根据官品和社会地位,轿子的类型和帷子的用料颜色都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森严等级制度很常见。
明朝时的地主豪绅,家底厚实,不差钱,但也只能坐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两人抬着的小轿子,这种配置相当于现在标准版的A级轿车。
四品以下的官员乘坐的是锡顶小轿,也是两人抬的,也就是豪华版A级轿车。
三品以上的官员乘坐轿子是银顶,皂色盖帏,有四驱版和八驱版,在京城内是四个人抬,出了京城后,就是八人抬,属于B级轿车配置。
而皇上的座驾称为龙辇,还分7种不同版本的配置,最高级的轿子是大辂,其次是玉辂,这两种是在非常正规的大场面才用的,用两头大象来拉。相当于两台8L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置相当豪华。
第三等龙辇叫大马辇,用八匹马拉车,第四等叫小马辇,用四匹马来拉车,再往下一等就是步辇,驱动方式是人拉车,步就是走路的意思,最下一等就是舆,就是轿子。
这是皇帝座驾的配置,但是在明朝就有一位大官,他的轿子不是什么八抬大轿,而是一辆“房车”。
32人抬的轿子,甚至比皇帝的排场还大,皇上出巡也就16抬大轿,这个轿子也非常大,内部空间不亚于现在的房车。
这位大官是什么来头?
他就是明朝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宰辅张居正。
先来上一堂历史课,张居正是湖广荆州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在内政方面,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了“考成法”;
在经济方面“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张居正的改革在明朝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边境稳定安宁。
改变了明朝自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的形象,改善了边防松弛的局面,解决了民生问题。
抛开正面的一面,也有人评论他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私生活下贪恋美色,生活作风奢侈。
男人嘛,美色谁不喜欢?奢侈这一点从32人抬的房车就能体现。
这辆房车是真定知府为了迎合张居正,特别供奉给他的礼物,轿子的内部空间足足有50平方米!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小套间,一般的轿子就是一平,而它足足50平!
用人力抬一个50平方米的小房子,突然有点心疼那32人。
想想我们现在的A、B、C型房车,内部使用空间有多少是超过20平方米的?
大多数在10平方的狭窄空间里倒腾,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间,有没有独立卫生间,上下铺够不够睡,还要把沙发桌椅折叠。
古代人的房车就领先大过现代房车30平方米,这个巨大的轿子,前半部分办公区,主要用于办公用的,也是客厅,后半部分为生活区,就是卧室,还有独立的茅厕,比我们房车的卫生间还大。
一室一厅一卫的格局,简直就是现代版房车的布局,而且它还有一个阳台(观景走廊)。
这个轿子还有一个名字:如意斋。
轿子的做工非常精密,各种花纹的雕刻,堪称艺术品,是最早的房车。里面还有两个仆人伺候张大人。
如意斋就是行走的豪华别墅,用昂贵的乌木制成,就是阴沉木,喜欢带手串的人,可以自己体会下。
张居正曾坐过这辆房车从京城回荆州,全程一千多公里,天啊!32人抬这么大这么重的木质房子,走一千公里!这要走到什么时候?
整支队伍还有一支鸟铳手队,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
所到之处,还要交通管制,沿途的官员绅士都要过来夹道欢迎。
当时的张居正坐在超级轿子里,以为自己就是皇帝,有点飘飘然了。
《万历野获编》里就说过:“江陵以天下为己任,客有谀其相业者,辄曰我非相,乃摄也。”这个“摄”字,对于他现在的成就来说,也是事实,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有点狂妄的意思了。
当然张居正也很享受这种待遇,哪里都少不了拍马屁的人,所以有人制作了一副黄金对联:“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把“太岳相公”(张居正号太岳)和“大明天子”相提并论,张居正当然是很高兴的认同了。
这辆超级豪华房车也成了张居正一个污点,在他病逝后,就因为这辆超级豪华房车,皇帝授意下的反攻倒算风波,差一点就要他从坟墓里挖出来焚尸扬灰。
不过这32人抬的大轿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可以看成历史上房车最早的雏形。
裘千丈,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哥哥(详见83版射雕英雄传)。武功低微,常常冒充其弟裘千仞的威名招摇撞骗,后在铁掌峰摔死。角色设定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弟弟,还有一妹名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
红色邮票收藏价格行情,自从十八大顺利闭幕后,邮票行情正在逐步向好的发展上升,特别是红色邮票收藏已经变成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不少人也在时刻关注邮票价格行情,红色邮票收藏开始升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购买各种红色题材的物品,要属最有收藏价值的当然是邮票详情>>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详情>>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详情>>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慕容熙详情>>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详情>>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