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丝绸之路”一词是19世纪70年代由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之间,中国与河中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德国的东洋史学家阿尔马特·赫尔曼在他的论著《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中主张:应该把“这一名称的含义进而一直延伸到通向遥远的西方叙利亚的道路上去”,因为“叙利亚尽管不是中国生丝的最大市场,也是其较大的市场之一,而且叙利亚主要是经过由通向亚洲内地及伊朗的这条通道获得生丝的”。
随着对亚欧大陆研究的深入,许多人发现了大量有关文献记载、考古资料以及沿途的遗址、遗迹和遗物,证实和确认古代亚欧大陆确实存在着一条商品贸易交通通道。这一名称遂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深入的研究逐渐揭示出,这条通道承担着古代中国与亚欧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方面的更多、更广的交往和交流,而且在空间、时间及内容方面,都比李希霍芬等人所说的更宽阔、更长远、更丰富。研究者遂将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连接非洲、沟通欧洲的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总体称为“丝绸之路”。
从太平洋西岸到大西洋东岸,直线距离一万多公里,这中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即亚欧大陆。它像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串联起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山山水水,为人类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提供了陆行的可能。人类正是利用大自然提供的这一条件,构建了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这条通道,是数千年来沿途各民族、各国家共同开发、开拓而形成的,是亚欧人民相互交往、长期互通有无的产物,也是推动亚欧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人们称这条商贸大通道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形成,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开放、开拓,最终形成的。如果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主体来考察,它的空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欧洲、亚洲西部和中国三个大部分。从时间上来说,三个部分的发展状况有前有后,并不相同。从它的形成看,大体上经历了滥觞期、雏形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像社会其他现象的发展阶段一样,各阶段的头尾会有一定交叉,但从其发展的主流和主要因素看,丝绸之路发展的这三个阶段还是很明显的。
滥觞期:亚洲西部—西亚、南亚、中亚路线的开发、开拓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最早的源头是西亚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西亚古代文明的中心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这一地区被希腊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之意。早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西亚的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城市,这里以后被称为苏美尔地区,创造这一文明的人群,被称为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写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制造了当时最坚硬的金属—青铜,掌握了农耕技术、建筑技术、灌溉技术、几何学、法律、天文、算学等一些科学知识,创立了数十个以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他们制定了管理城邦国家的各种制度,并逐步使独立城邦联合成了由强大国王所统治的统一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开展了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
苏美尔国王的统治在公元前2334年结束,以后两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相继有阿卡德人、巴比伦人、赫梯人、凯喜特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建立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统一两河流域,对西亚文明和区域沟通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这些民族中,阿卡德人继苏美尔人之后,继续推进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阿卡德人居住的城邦原在苏美尔的西北部,属闪-含语系的民族,他们继承苏美尔人的文化,并用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的字母拼写阿卡德语,他们不仅占据了苏美尔人国家的所有领土,而且把统治扩大到整个两河流域,势力东达伊朗高原,西达现在的叙利亚,打通了通向地中海的商路,向南达到波斯湾。属于阿卡德国家的地方行政单位,最多时达65 个。阿卡德人开通了各行政单位之间的交通道路,还发展了同麦路哈、玛干及迪尔蒙的海运贸易。
公元前18世纪末,一个新的操闪-含语系语言的民族—阿摩利特人进入并控制两河流域,建立国家,以巴比伦为都,以后逐渐被称为巴比伦人。在巴比伦的诸国王中,最著名的是汉穆拉比,他进一步统一了两河流域。他汇集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时期的各种法律条文,形成了内容广泛的法律条文集,被称为汉穆拉比法典,并被铭刻在巴比伦神马尔达克庙内的一座玄武岩石柱上。法典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价、关税、交易和商务等内容,多达282条,反映了这一地区对内对外贸易活动已有了较高水平。
在公元前1600年时,一个名为赫梯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在小亚细亚半岛发展强大起来,并侵入了两河流域,推翻巴比伦人的统治,控制了今叙利亚部分地区。赫梯人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冶铁技术,掌握了如何冶炼、熔化、制造铁器,并把这一技术传播到两河流域。在铁器这一新工具的支撑下,赫梯人的贸易范围有了更大发展,不仅用贸易联结了小亚细亚半岛和两河流域、南部地中海沿岸,而且向南延伸到阿拉伯半岛,向东到达伊朗。
到公元前1365年时,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中游的地区兴起。他们先后以亚述尔城和尼尼微城为都城,到公元前8世纪后半叶,建立起了东起伊朗高原,北到小亚细亚,西到地中海东岸,南达埃及的大帝国。亚述人为了维持其庞大的帝国版图及不断的对外战争,十分重视向西和向东修建道路,扩大对外商业活动,在交通要道修建城市,并与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建立了密切关系。与亚述帝国并存于小亚细亚西部爱琴海的吕底亚,在这时,首次铸造了世界上第一批金属货币,为这一带商品交流和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到公元前7世纪末,在两河流域统治长达700余年之久的亚述帝国,终于被另一支活动于巴比伦尼亚地区的迦勒底人所取代,在原亚述帝国的疆域内,以巴比伦为首都,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他们在西亚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基础上,也增添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公元前6世纪中期,新巴比伦衰落,在伊朗高原新的民族共同体兴起并南下侵入两河流域,最终将西亚、中亚广大地区统一成一个国家,这就是波斯帝国。伊朗高原是西亚地区的另一个人类文明中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其中埃兰地区的埃兰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发明了埃兰语的象形文字,前16至前8世纪又使用楔形文字,与两河流域诸民族和国家有密切联系,一度是亚述、新巴比伦的附庸。在埃兰以北、伊朗高原北部的居民,主要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被称为雅利安人的民族。
他们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由外地迁入伊朗高原北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形成了许多小的城邦。这其中,米底人强大起来,修建了埃克巴坦那城,于公元前612年与新巴比伦结盟,攻占尼尼微,并消灭了亚述帝国,建立起米底王国。其疆域东起卡拉库姆沙漠一带,西至哈里斯河,北起小高加索山脉南端,南达波斯湾,成为公元前8至前6世纪的西亚强国,为开通两河流域与伊朗高原的商业通道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6世纪中,与米底人同属伊朗高原雅利安人的波斯人兴起,于公元前550年,在其国王居鲁士二世率领下,消灭米底亚王国,统一伊朗、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建立起阿契美尼德王朝,历史上被称为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建都于苏萨城,其疆域鼎盛时期东起印度河流域,北达高加索山脉、药杀水流域,西达爱琴海沿岸巴尔干色雷斯,南达利比亚、埃及等地,这是第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沟通了地中海东岸与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南亚次大陆、中亚河中地区的联系,亚洲西部连成一片。强盛的波斯帝国200多年的发展中,在它所控制的遥远地区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出现了大量的城镇,发展了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为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向东向西的开拓,打开了新局面。波斯帝国于公元前330年被希腊半岛的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波斯帝国对亚欧大陆的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结束了丝绸之路的滥觞期。
雏形期:欧洲段的开发及其与西亚、中亚、南亚的联通
在西亚特别是在两河流域文明蓬勃发展,西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建立紧密政治、经济联系的同时,欧洲文明的发展逐渐成熟。欧洲与西亚文明早期的联系和商贸交通往来,主要是西亚腓尼基在非洲的移民—迦太基和希腊移民。迦太基是西亚腓尼基地区的移民在非洲建立的商业王国。腓尼基人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腓尼基人的语言属闪-含语系,腓尼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15世纪,这种文字由腓尼基商人传播到整个地中海沿岸,研究者认为,这种字母很可能就是希腊字母的祖先,并成为现代西方字母的原型。
在腓尼基地区,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手工业、航海贸易的城市,其中著名的有杰巴尔、西顿、乔尔、贝尔罗特等,其中最大的一个移民点就是迦太基。公元前7世纪至前4 世纪,迦太基的势力在西部地中海迅速扩张,不仅拥有了非洲北部沿地中海的地区,而且占据了今西班牙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据点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等西地中海诸岛,建立了从腓尼基到地中海的商业贸易通道,并与同时在地中海建立了霸权地位的希腊诸城邦,迎头相撞,展开了激烈的商业贸易竞争。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文化就与两河流域有着一定联系。西亚的文明给希腊文化以重大影响,特别是到公元前1000年前后,铁器的生产、使用和制陶工艺通过小亚细亚传入希腊,使希腊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希腊诸城邦成为欧洲人口众多、文明程度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繁荣的地区。但同时,由于希腊人口的增多,推动着希腊逐渐向爱琴海诸岛迁徙和移民。大约到公元前9世纪,一部分希腊人进入小亚细亚半岛西部,建立起自己的城邦,掀起了一个持久的向东部移民的浪潮。
希腊各城邦的经济发展及大量的移民活动,促进了船舶业的发展、运河的开凿、城市的建设、道路的修建,与西亚地区的商业贸易也有了一定发展,原来由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发明的金属铸币,也在希腊移民的推动下被迅速地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对推动和加强欧洲和西亚的贸易联通起了重大作用。
公元前8世纪中叶和公元前6世纪时,希腊移民及其所建立的移民点,出现在了地中海沿岸,以及高卢东部和黑海沿岸。由于希腊移民的大量迁入,当时人们称意大利南部为“大希腊”。希腊人成为地中海沿岸以及与西亚之间商贸活动的另一个控制者。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希腊与迦太基为了争夺对地中海及其沿岸商业贸易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在这一段时间内,西亚与欧洲通过希腊人和迦太基人,在地中海上的航海商道和通过小亚细亚的陆路通道,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密切的交往,但是不论规模,还是交往的深度,都因亚欧两地政治环境的不同,受到很大限制。就欧洲来说,希腊在沟通欧洲与亚洲的交往上,虽十分积极,但希腊地区本身就是许多独立城邦的不稳定的联合体,力量十分有限,没有承担沟通亚欧的力量。
当时的西亚虽处于亚述的统治下,但当时的亚述帝国长期处于对外战争和国内动乱的动荡时代。至于波斯帝国在其建立后不久,即与希腊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希波战争,并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因此,在波斯帝国以及波斯帝国建立之前,除了希腊和迦太基在地中海及其沿岸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在沟通西亚和欧洲沿地中海地区的商业贸易和交通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西亚与欧洲之间的全面商贸活动和交通道路较之以前,并无重大的实际突破。
在推动欧洲与西亚等地进一步深入沟通方面,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者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马其顿是希腊北部的一个小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公元前4世纪50年代,腓力二世继位为马其顿国王,开始统一马其顿的活动,在取得重大进展后,又联合希腊一些城邦组成联盟,并以霸主的身份逐步控制了巴尔干半岛。正当他准备与宿敌波斯展开斗争之际,被刺身亡。
他的儿子,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后,一方面镇压各城邦的反叛以加强对希腊各城邦的统治,另一方面组建常备军于公元前334 年跨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波斯控制的小亚细亚,并一鼓作气用3年多时间,于公元前330年消灭曾经强盛200余年的波斯帝国,在原波斯帝国的版图上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部由水陆两路从印度河返回,前324年回到巴比伦,次年病死。帝国境内各总督守军此后纷纷自立,经过激烈的斗争,刚建立不久的帝国遂分为塞琉西王国、安提柯王国及托勒密王国。
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与波斯帝国相差不大,但为了扩大希腊影响,在亚历山大在位时和在其去世后,在西亚、中亚和非洲修筑了许多城堡,并将希腊人大批移民于这些城市,以这些据点为中心,推广希腊语言、文字,传播希腊宗教、习俗和生活方式,推行所谓的希腊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欧洲与西亚、中亚和非洲的文化交流和人员的往来。
但是,亚历山大帝国虽是欧洲人所建,其疆域和主要的政治、军事及经济贸易活动,却主要是在亚洲西部和埃及等地,与欧洲特别是与欧洲内陆,及开辟欧洲与亚洲的商贸交通道路方面,并无特别贡献。真正把欧洲与西亚、中亚联结成一片,推动丝绸之路完成雏形期的是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末。传说公元前8世纪中叶罗马建城,到了公元前6世纪末,发展成为罗马城邦。这个城邦国家实行贵族民主管理模式,所以被称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城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扩张,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又经过与迦太基的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当时控制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迦太基,并占领了迦太基在非洲、欧洲及地中海的领土和商贸据点,同时也占据了希腊人的所有移民点。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已经成为拥有今意大利全境,占据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和亚得里亚海北部沿岸地区的欧洲大国。
到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共和国已经拥有了莱茵河以南的高卢、巴尔干半岛等广大欧洲地区。在此期间,罗马共和国还占领了小亚细亚马尔马拉海峡以南地区,并与西亚、中亚的塞琉西王国、安息王国、巴克特里亚王国等建立了密切关系,欧洲部分和西亚、中亚、南亚部分地区至此实现完全联通,使得这一段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更加巩固和畅通,完成了丝绸之路的雏形期。
形成期:中国汉朝对西域的经营及张骞通西域,最终促成了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和开通
汉代张骞两次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全面开通并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历史学家称他的活动是“凿空”之举,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中国与西亚、南亚、中亚和欧洲的接触和联系,以及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物产向西方的输出,却并非肇始于此时。据考古发现以及文字记载,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西域的玉石进入中原地区,在汉文文献记载中,也多次提到战国时昆仑玉在中原受到珍视的记载。
中原的丝绸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印度著作中也有记载。这些情况都说明,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国中原地区就与欧洲和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有联系,只是这种联系还很少,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另一方面,我国西域地区与西亚、中亚的联系,特别是与西亚、中亚在人员往来、民族迁徙方面的联系已很紧密。
据中国古籍记载,我国新疆地区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就散布着被称为“塞种人”的居民,西域史研究者普遍认为,塞种人就是欧洲人所说的赛克人。据研究,早在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初,波斯大流士“贝希斯敦铭文”纪功碑上曾提到,散布于伊朗高原以北及锡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一群萨迦人。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把这一带的人称作斯基泰人或西徐亚人。
他明确指出,波斯称斯基泰人为萨迦人,也就是欧洲人所说的塞克人。他们活动于黑海和里海北部的广大草原,曾经充当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强大的骑兵部队。以后或在此期间,逐步进入我国新疆西部,散居于新疆南北许多地区,伊犁河流域是塞种人聚居的一个地区。他们的迁徙,进一步沟通了西亚、中亚与中国的联系,也带来了西方的信息。
我国古代也有不少由东向西迁徙的民族,其中早期的有大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月氏和乌孙都是居住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古代民族,大约在汉朝初年,月氏受匈奴的打击,由河西走廊沿天山北麓迁徙至伊犁河流域,赶走塞种后定居于此,这部分月氏被称为大月氏。大约在匈奴老上单于时,乌孙又向西迁徙,将大月氏从塞地赶走,占领伊犁河流域,建立乌孙国,成为汉朝与中亚、西亚联系的主要据点。大月氏受到乌孙打击,南迁锡尔河一带。又经数十年,越锡尔河侵入巴克特利亚,与当地居民融合,大约于1世纪上半叶,建立贵霜王朝,在此后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中成为西亚、中亚、南亚与中国之间的重要桥梁。
匈奴族从战国后期就成为侵袭中原地区的重要力量。汉初,匈奴从其根据地漠北向西扩张,势力达到了阿尔泰山南北。汉文帝时期,又侵占天山以北,实际上与安息、大夏等国接壤,从北边打通了中国与西亚之间的通道。当时,匈奴从汉朝每年都要得到数千、上万匹“锦绣绮縠杂帛和数千斤絮”,而作为游牧为生的匈奴人,除少数贵族官员可以穿戴使用丝制品外,广大牧民、战士是无法使用的。
那么匈奴从汉朝每年得到的大量丝绸如何使用呢?在当时已与西方有直接交往的匈奴,将这些丝绸先贩卖到他们占领的天山以北,再贩入大夏、安息,最后贩入欧洲,这是十分可能的。但这种交易不可能是大规模的,而且受到各种限制,也不可能是经常的。这只能表明,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早已在欧洲出现的一种可能的原因。中国与西亚、中亚及欧洲的交往与沟通,是张骞奉命通西域开始的。
特别是张骞第二次通西域,随行副使众多,均携“金帛币”分赴安息、大夏等地,不仅使汉朝政府了解了更多西方的情况,并实际与中亚、西亚进行了交往,这标志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张骞通西域后,使得这条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在经过数千年发展,经过亚欧众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开发,终于沟通,从而使具有特色并最受各族人民欢迎的丝绸作为商品,通过亚欧商贸交通大通道传入各国,并使这条大通道具有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全线全面开通的两千多年,沿途虽历经沧桑巨变,并出现过时通时阻的情况,但在这条通道上各民族交往从未中断,对推动亚欧各地的发展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给予了巨大影响。
裘千丈,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哥哥(详见83版射雕英雄传)。武功低微,常常冒充其弟裘千仞的威名招摇撞骗,后在铁掌峰摔死。角色设定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双胞胎弟弟,还有一妹名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
红色邮票收藏价格行情,自从十八大顺利闭幕后,邮票行情正在逐步向好的发展上升,特别是红色邮票收藏已经变成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不少人也在时刻关注邮票价格行情,红色邮票收藏开始升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购买各种红色题材的物品,要属最有收藏价值的当然是邮票详情>>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详情>>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详情>>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慕容熙详情>>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详情>>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