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来源: 2021-03-16 12:00:01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公元980年九月,宋太宗得悉辽将发大军南下攻宋,便下诏调集兵马加强关南、镇州、定州等地的防御,阻截辽军南进,并决定亲率大军自京师北上反击辽军。此战,宋太宗所率京师军行动迟缓,致使关南诸军以弱对强,陷入被动而败。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败仗并不丢人,但是宋朝有一场胜仗却赢得非常尴尬,因为那是他们遭到惨败,但却吹嘘自己打了胜仗,敌人望风而逃。公元980年,辽军围攻瓦桥关,击败宋军。此战,宋太宗所率京师军行动迟缓,致使关南诸军以弱对强,陷入被动而败。宋太宗却因此志得意满,还想趁着辽军撤退,准备再次北伐。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大宋王朝北伐幽州,不但没有得到一寸土地,反而引来了辽国再三的军事报复。辽国在太平兴国四年十月,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先后两次发兵,从宋辽边境的东线,西线南下入侵大宋。然而事与愿违,满城之战,雁门关之战,辽国均以失败告终,不过辽国的攻势并没有因为两次南下攻宋的挫败而终止。

在太平兴国五年十月,辽国又一次卷土重来,这一次兵力更多,声势更大,规格更高,辽景宗耶律贤更是亲自挂帅出征,率领二十万大军再度南下,而宋太宗赵光义也决定御驾亲征,迎战辽军,宋辽两国边境大战一触即发。

辽国二十万大军出兵瓦桥关,气势汹汹,誓要打一个胜仗

辽景宗耶律贤愤于满城、雁门两次攻宋失利,亲率重兵再举攻宋。辽国此次南下,选择作战的地点在雄州治所瓦桥关,瓦桥关与益津关,淤口关合成为三关,这三关之地是一个军事要地,这个地方曾经被辽国统治了二十一年之久。辽景宗想以此关为突破口,狠狠的打击报复大宋王朝。

瓦桥关:公元938年,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时,也将这三关之地给了契丹。直到显德六年,周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三关”以南始为国境。北宋建立后,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辽景宗攻打瓦桥关的原因:(1)消除后遗症,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一个地方打过一次败仗,它会留下一个阴影,即是“战争后遗症”。必须要打一个胜仗来一雪前耻,除去阴影,打出军威来。(2)恢复故土,“三关”曾被辽国统治了二十一年,所以对辽景宗来说,这些地方原本都是属于他辽国的国土,他要将它们都收复回来。

(3)发泄怨愤,辽国在满城和雁门关这两战中都以失败告终,辽景宗很愤怒,他希望有一个胜仗来发泄下他心中的怨愤,他要洗刷这两次失败所带来的耻辱。(4)激励士气,胜仗可以提高士兵的气势,而败仗则会让士兵气势不振。因此,辽景宗迫切需要有一场胜仗来鼓舞辽国军队的士气。

所以,辽国这第三次的南下,其战争规格升级了:(1)辽主亲征,这一次是辽景宗亲自带兵出征,皇帝亲征,这在辽国历史上是很少出现的情况,可见辽景宗对这次的战争是无比的重视。(2)增加兵力,前两次南下,辽国都是十万的军队,而这次,兵力翻番,一下子调动了二十万的军队。

(3)多次祭祀,祭祀在古代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凝聚力量的过程。辽国这次征伐,进行了祭天地,祭兵神,祭旗鼓,祭射鬼箭四种祭祀,可见对其是多么的重视。以上的这三个特点,都彰显了辽景宗对大宋的第三次南侵是一次大规模的入侵,较之前两次的南侵,其级别提高了很多,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意。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宋太宗应对辽军进攻瓦桥关: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宋太宗对辽国将从河北方向进犯的意图早有察觉,在辽景宗兵马还没有全部集结到幽州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开始部署。那么为应对辽国二十万的铁骑,宋太宗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1)调兵。太平兴国五年十月初一,辽景宗召集大臣商议出兵攻宋。十月初八,宋太宗下令大宋五个州的军事长官调动军队,带兵增援河北瓦桥关前线。宋太宗反应如此之快,说明了他在辽国安插有间谍,情报很准确,因此,宋太宗准备很充分。

(2)修路。十月十九日,宋太宗下令修建都城开封到瓦桥关一带的道路。这一步,宋太宗做的有些晚了,要知道辽国大军在十月十三日就已经到达了幽州。

(3)增兵。十月二十四日,宋太宗下令将都城开封的一部分禁军调往河北的定州,瓦桥关一带增援。而辽景宗早在十月二十日就已经到达河北的固安了,固安离瓦桥关很近,不到一百里地。这一步宋太宗同样是晚了不少。

(4)亲征。辽景宗亲征,大宋太宗也御驾亲征。

同样是亲征,但他们在时间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辽景宗在十月十一日就已经出发了,而宋太宗是在十一月初七才下诏全国北巡,十一月初十出发,十四日到达长垣。现在从开封市中心出发去长垣县,过黄河大桥,一个小时就可以达到,而宋太宗却用了四天的时间,不得不说,这个速度也太慢了。在十七日才达到大名府。

而就在十七日这天,辽景宗下令凯旋班师回朝,仗打完了。宋太宗此时距离战争地点瓦桥关还有七百里地。我们不能说宋太宗没有应对,调兵,修路,增兵,亲征,四个环节一个都不少。但是总感觉节奏有点不对劲儿。

人家凯旋归师了,你还在七百里地开外的地方待着,不是慢了半拍,而是慢了好几拍。宋太宗的反应,刚开始不慢。十月初一,辽国商议对宋出兵,十月初八,大宋开始调兵。这个节奏还是很快的。但后来却渐渐跟不上节奏了,节奏慢了很多。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宋太宗吹嘘瓦桥关之战: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此仗大获全胜

《续资治通鉴长编》:“雄州言契丹皆遁去。”《长编》记载 ,宋太宗到达距离瓦桥关七百里地的大名时,契丹的军队一听说大宋的皇帝来了,吓得都逃了。在北宋笔记《石林燕语》中,同样记载了这场战役。

说的是在太平兴国五年,辽主率领大军进犯大宋的雄州,宋太宗下诏亲征。走到大名时,辽主听说大宋的皇上来了,然后就赶快逃走了,大宋的军队凯旋回朝。宋太宗赵光义很是高兴,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即兴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很有名,“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

大宋的军队一箭都没放,契丹就都逃了,很是遗憾大宋的军队没能上阵杀敌。宋太宗是满心欢喜,洋洋得意了一把,自己这个大宋的皇帝还是很有威名的,让辽军不战而逃,随即赋诗一首,吹嘘一下。

其实,关于瓦桥关之战,宋辽双方是各说其词。宋方的记载是,宋太宗收到前线战报,《长编》:“关南言大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三千余级”,说宋军击破辽军一万多人,杀死三千多。

而辽方,根据《辽史》中的记载,瓦桥关之战,辽国是大获全胜。《辽史》:“辽主亲督战,休格跃马入阵,斩师,余众披靡,退入城。”辽景宗凯旋班师后,还将立下战功的大将耶律休哥加封为辽国的于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宋辽双方都扬言战争获胜。那么这场瓦桥关之战,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瓦桥关之战,其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真的如宋太宗吹嘘的那样吗?

真实的情况是,大宋五战四败。瓦桥关之战,总共打了五场仗,大宋打赢了一场,败了四场。瓦桥关之战历史真相还原:十月二十日,辽景宗到达固安,十月三十日,辽国二十万军队开始围攻瓦桥关。此时,瓦桥关内驻守的宋军主帅是张师,他所率领的守城军队不足一万人,所以张师只能固守待援。在此期间,宋辽之间发生了四次交战。

(1)十一月初一,宋军夜袭辽营。宋军想打破辽军对瓦桥关的包围,但是辽军有准备,突袭失败。(2)十一月初三,辽军围城。宋军援军在城东列阵,瓦桥关守军主帅张师率兵出城,里应外合攻击辽军。辽军在辽景宗的督战之下,英勇奋战,不仅打退了宋军的援军,还杀死了主帅张师,此战宋败。

(3)十一月初九,宋辽两军对垒。大宋援军在易水南岸,辽军在易水北岸,结果辽军渡过易水,其主将耶律休哥身披黄甲骑黄马大杀四方,将宋军追杀到了莫州。这一仗,宋军大败。《辽史》载:“横尸遍野,生擒数将以归。”

(4)十一月初十,宋军从莫州赶回瓦桥关反击辽军,结果再一次被辽军打败。综上所述,大宋在和辽国的四次交战中,四战四败,辽军四战四捷。

《续资治通鉴长编》:“《实录》《本纪》皆不载此事,独《契丹传》十一月书此。”在《宋太宗实录》和《囯史·太宗本纪》中都没有记载,只有在《国史·契丹传》中的十一月记载了这件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嗣与其众夜相失,三鼓,乃突围走莫州。”

在瓦桥关之战中,宋将荆嗣率领的一千多人被辽军围困,突围后逃走到了莫州。从以上的史料中,我们可知晓,瓦桥关之战,宋军确实是屡战屡败,打了四次败仗。而宋军唯一一次的胜仗,在《宋史》和《长编》都有记载,但《辽史》中却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

《宋史》中记载的这次胜利战役发生在十一月十四日,地点在关南的唐兴口。宋朝镇守关南的大将崔彦进击败了辽军一万多人,杀死三千多人。《宋史》:五年,车驾北巡,以彦进为关南都部署,败契丹于唐兴口。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宋辽之间确实发生了这么一次战役,宋军获胜,但其战绩有没有这么辉煌,这个就要另当别论了。所以,瓦桥关之战的真相是宋军“五战四败”,并不是像宋太宗吹嘘的那样“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瓦桥关之战,宋军战败的责任究竟在谁?

首先,我们来看大宋军队在此战中的表现:(1)在瓦桥关守将张师战死后,他的部下没有四处溃逃,而是退回城内,继续坚守。这说明大宋守城士兵的战斗意志没有被瓦解。(2)宋辽两军对垒后,大宋援军大败,退到了莫州。第二天宋军立即卷土重来,反击辽军。这说明大宋援军的战斗意志也没有被削弱。

(3)瓦桥关最终没有失守,主将战死,援军战败,最终城池没有失守,这说明了宋军的士兵是顽强作战,其作风过硬,意志顽强,他们的士气没有被辽军瓦解。这这几个方面来看,宋军将士都是很卖力的在作战,虽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可见,战败的责任不在士兵身上。那么,战败的责任究竟该归谁?上梁,宋太宗的问题。

高粱河之战和满城之战的后遗症发作了。(1)高粱河之战,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是枪打出头鸟,辽军见大宋皇帝御驾亲征,便都冲他去了。特别是辽军的主将耶律休哥,他要去抓宋太宗。结果宋太宗腿上中箭受伤,只得乘驴车仓惶撤离。受了伤,还差点做了俘虏,这个在宋太宗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了,他再也不敢到前线去亲自指挥作战了。

所以,在瓦桥关之战中,宋太宗为什么总是会晚几拍,这是他有意晚的。他要是提前半拍的话,那他就冲到前线去了,就有可能会出现高粱河之战时的情况了,他很害怕,因为那次的受伤给了他一个刻苦铭心的教训。这个后遗症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另外,高粱河之战后,宋太宗赵光义授予诸将作战阵图,命令他们,如果契丹来犯,必须入图布阵。宋太宗用此举来约束诸将,按照他的作战方针来对敌,这实际上是将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他不敢放权。

满城之战,宋军虽完胜,却暴露出了宋军一个很大的弱点。在两军对垒决战的前夕,大宋将士对宋太宗制定的八方阵作战阵图争论不休,意见很不一致。这说明满城之战,宋军没有前敌总指挥,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各自为战。

事实上,在瓦桥关之战中也的确如此,宋太宗调动了五个州的兵力去增援瓦桥关,再加上瓦桥关原本的守军,总共是六支军队。六支军队六个头,没有指定一个统一指挥的头儿,没有一个总司令来调度军队作战。没有总司令就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不了合围之力,并且不能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局做出及时的应对。

大宋战争指挥体制的弊端,从满城之战延续到了瓦桥关之战,这难道是宋太宗不了解吗?其实不然,宋太宗他很了解这种弊端,但是他不想派,也不敢派一个前线总指挥。因为,他不愿意在前方出现一个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掌握实权的总指挥。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掌握了大宋的军队,那么就会削弱他皇帝的威权,而且很有可能会造成对皇权的威胁。

由此可见,战争后遗症很恐怖,首先它会影响整个部队的士气,甚至于造成主帅的怯敌,怯战。宋太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瓦桥关之战中,宋太宗就是因为战争后遗症而处处被动,他不敢亲临前方,同时还不敢放权。

不敢亲临前方不要紧,皇帝不到前线作战,这太常见了。宋太祖赵匡胤在灭南唐,灭南汉,灭西蜀等战争中,都没有御驾亲征,但他都授予了一个前敌总指挥。而宋太宗是既不敢去又不敢放权,这就难怪瓦桥关之战会一败涂地了。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宋太宗自坐上皇位后,便雄心满志,一心想收复被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奈何,在高粱河一战中,他中箭受伤,狼狈逃回开封,从此心里留下了一个不敢亲临前线的阴影。契丹入侵瓦桥关,宋太宗表明上是御驾亲征,实际上是走走停停,故意放慢行军的速度,因为他不想再次亲临危险的前方战线。

等来的结果是辽军人杀完了,东西抢完了,目的达到了,凯旋回师了。而他却将辽军的凯旋班师吹嘘成“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说是辽军怕了他,闻其“威名”而逃,此战,大宋获得了胜利。这,不禁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