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战是公元前133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复马邑之围。汉武帝因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将谋划诱敌的王恢下狱,王恢自杀。自此,西汉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马邑之战的过程
马邑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公元前133年农历六月,汉武帝命大将军李广、韩安国、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大将军王恢、李息率兵从侧路准备袭击匈奴并且切断后路,目的是一举消灭敌人。此次作战汉武帝派遣30万精兵,并且在出征前,汉武帝同大臣及商人聂壹商议怎么样诱惑敌人前往马邑。
马邑之战的过程是漫长的,聂壹常年出塞经商在边境也算小有名气,聂壹单身一人去会见单于并且假装投靠他,聂壹对单于说他手下有数百人杀死马邑县令简直易如反掌,等事成之后财物全部归单于所有,但为了防止汉兵追击,匈奴必须得派兵前来接应。因为单于贪婪,所以他听从聂壹的建议,亲自率领十万精兵进入武州塞,聂壹返回马邑后与县令商议并且杀死一名囚犯,把他伪装成县令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之上,以此来糊弄匈奴使者。
单于听到使者的报告,马上起身率领大军前往马邑,当匈奴快要到达马邑的时候,单于发现此处有牲畜却没有人。巧合的是匈奴此时正好攻下一个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使。威逼利诱下尉使将汉军的作战策略全部告诉单于,单于听后先是大惊又是大喜,并说尉使是匈奴的福星,并封他为大王。
汉军的计划败落,单于下令撤退,王恢、李息等人已经埋伏好了准备开战,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讶,王恢认为自己的兵力打不过匈奴也就只好撤退。韩安国将军发现好几天没动静于是就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私自率兵出击但一无所获。以上便是马邑之战的过程。
马邑之谋是一次非常可惜的军事行动,仅仅离成功只差一小步,如果马邑之战能够成功,这会缩短汉帝国击败匈奴的时间,那么这次非常巧妙的军事计划,是如何功亏一篑的呢?
这还得从汉高祖时期说起,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大汉帝国一直以来受到了匈奴的骚扰,边境的战争也是连绵不断,在汉武帝上台之后,民国富强,对匈奴开战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在公元前133年,朝廷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在朝廷大员中,主战派的领袖是大行令王恢,他强烈反对与匈奴持续和亲的政策,并且提议出兵抗击匈奴,而王恢的这一主张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其中有一名爱国将士,是雁门郡马邑县的一名富豪,此人叫聂壹。
雁门是兵灾极重的一个郡,匈奴骑兵入寇,首当其冲的就是雁门,受到战争的摧残也是很厉害,聂壹有豪杰之志,志在驱逐匈奴,他竟然构想出一个庞大的战略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是把匈奴的主力引诱到帝国的境内,并且设重兵进行伏击,这就能给匈奴致命的打击,而这一个战略无疑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李牧围歼匈奴战例的翻版,但不同的是,李牧为了围歼匈奴主力,示弱十年方才达到了目的,那么聂壹的计划可行吗?
王恢认为聂壹的计划可能性非常强,将战略计划稍微修改之后就上报给汉武帝,鉴于与匈奴全面开战事关重大,所以汉武帝采取了谨慎的原则,召集公卿来商议此事。在这次会议上,焦点集中在了主战派王恢和主和派领袖韩安国的身上,韩安国是“七国之乱”中保卫两国的名将,他力主与匈奴延续和亲的政策,认为当年汉高祖制定了和亲政策是以天下为重,因此汉、匈两国在高皇帝、吕后、文帝以及景帝时期获得了长期的和平。而王恢不赞同,说在汉高祖时,人民经过了战争,因此需要一个修生养息的时间,如今汉匈根本谈不上和平,边境的警报一直不断,士兵更是伤亡惨重,人民流离失所,所以我们应该要反击匈奴。
王恢把计划说出来:”匈奴单于贪得无厌,我们就利用他的贪来引诱他,让他深入,我们就挑选精兵强将,埋伏在险要之地,等到匈奴单于落网,我们就分头包围,全歼敌军,生擒单于。“这一计划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根据这个计划,汉军动员了超过三十万人的兵力,在马邑设伏,希望能够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彻底打垮北方劲敌的军事力量。
而马邑伏击的关键,就在与能否引诱匈奴主力到指定的战场,那这个诱敌计划,是由聂壹实施的,可以说聂壹是汉武帝时期最成功的一名间谍,他假扮了一名逃亡者,跑到匈奴,聂壹见到了单于,就说:”我能杀掉马邑县的县令与县城,献城归降,只要单于能够出兵接应,就能获得城里的财务。“这让单于听到是十分的高兴,毕竟有利可图,就答应了聂壹,只要聂壹杀死马邑县令,匈奴必定出兵迎接,那这一切的计划都是实现安排中进行下去。
聂壹回到马邑之后,杀死了两名关押在牢狱中的死囚,说是县令与县丞,并将两颗头颅挂在城门上,向单于谎报:”马邑官吏已经被杀死,请匈奴进快出兵“,单于信以为真,就率领十万精兵穿越边塞,直奔马邑,而这个时候汉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汉军的设伏兵力为五个军团,分别由护国将军韩安国、材官将军李息、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将屯将军王恢等人指挥,汉军埋伏的地点是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只要匈奴人进入到包围圈,五大兵团就赶紧包围,届时匈奴人是插翅难逃!
可以说聂壹、王恢的作战计划是很好的,立足打歼灭战,如果能实现作战的目标,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匈两国的兵力对比,可惜的是这个看着很完美的计划,竟然存在一个漏洞。而正是因为这个漏洞,让王恢的心血最后付诸东流,上文说到匈奴大军是一路前进,距离马邑不到百里时,单于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在这一路上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却看不到牧民的影子,那以游牧为生的匈奴人对此怎么能够不疑心呢?
既然有了牛羊,那么肯定会有放牧的人,可是人去哪了呢?原来这是为了严防军事秘密,马邑附近的居民全都被转移,但是没有来得及转移牛羊,因此匈奴所到地方,只有牛羊,没有放牧人,这就是汉军军事秘密的一大破绽。单于满腹狐疑就下令暂停进军,并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到四周进行武力搜索,匈奴人找到一处汉军的亭堡,发动猛攻,亭堡的守军抵挡不住就缴械投降,亭堡的指挥官为了活命就把汉军的围歼计划和盘托出。
单于就赶紧下令后撤,就在即将钻入汉军包围圈的前一刻,匈奴人一路飞奔回到长城以北,汉军发现单于逃走就明白围歼计划失败了,于是倾巢而出,追击匈奴人,但是已经晚了,这场旨在消灭匈奴有生力量的马邑伏击战,最终是无果而终。汉武帝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大怒,并且将全部责任归咎于王恢,王恢被捕入狱,最后选择了自杀!
马邑之战的影响
马邑之战的影响很大,它改变了自汉高祖刘邦以来所采取的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开启了武帝一朝对匈奴战争的开端。事实上,与匈奴和亲是带有屈辱和无奈性的,汉武帝决心打破匈奴人野战无敌的神话才悍然发动了此次战争。
马邑之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汉朝军事力量的改变,也是一个民族性质和内涵的变化。此战树立了汉族前所未有的尊严,建立了一个国家挺立千秋的自信。虽然这一战并未成功,却使得匈奴王廷提高了警惕,也使得北疆胡人不敢轻易南侵。
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此战使得大汉的人才不断涌出,汉武帝著名的“帝国双星”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此战之后被武帝发掘。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边疆安全方面,这一战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朔北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的复兴和文化的发展。马邑之战的影响十分深远,民众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军队展现出朝气。然而带给朝廷显贵们的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此战没能剿灭匈奴主力,没能实现预期的计划,更没能活捉匈奴单于,而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最为不妙的是此战使得匈奴人恼羞成怒,他们对汉人的敌视与日俱增,对汉地的侵略也是有增无减。使得一段时间内汉武帝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这是马邑之战的影响中消极的一方面。
中国近代战争中有许多的著名战斗英雄,如赫赫有名的黄继光,但是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和他同样事迹的战斗英雄,他就是李家发,他17岁参军,19岁牺牲,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扫射,“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新中国成立前有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其中郑位三可谓是其中佼佼者,他没有军衔和官职,却被主席特批享受副总理待遇,最终把工资都捐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详情>>
我们都知道二战的结束,很大的程度上要归功于在日本原子弹事件,可是你知道这件事的起因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真相竟然是因翻译官,的一句口误而造成的。详情>>
众所周知在二战之后,由于战争时期人口减少了许多,各个国家都为了恢复人口加紧时间生孩子,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苏联方法最彪悍,日本竟然采取这种做法。详情>>
二战时期由于战争的残酷,各个国家都造成了许多人口数量的减少,而为此日本却展开了一个疯狂的借种计划,那么这究竟是如何?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详情>>
抗战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也有许多如汉奸一般的民族败类,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在东北沦陷之后,一批贵妇为救丈夫讨好日军,竟然自愿“牺牲”了自己。详情>>
我国在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特等战斗英雄,今天就由小编来讲述其中三位,一位今天仍然健在,一位自愿默默无闻务农50年,还有一位感动中国。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