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指挟辅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从此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曹操是如何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丞相、魏武王曹操,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又杀死汉献帝刘协的伏皇后、董贵人,以及伏后所生两个皇子。而且他死后不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是以千百年来,从周瑜那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起,一顶“汉贼”帽子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曹操平定羌虏、扫灭乌桓、压制匈奴、降伏鲜卑,令其在汉末乱世不能乘虚入中原为祸,外战功绩并不逊于大一统王朝里任何著名帝王;而同时曹操亦有屠城杀俘、残民害士的大过。
兖州牧任上,屠戮徐州各城数十万百姓;司空任上,官渡战后坑杀七万降卒,包括不得其死的荀彧、崔琰等国士,许攸、娄圭等故友,这些都是其难以抹去的罪责。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千秋功罪,誉满天下,谤亦满天下。曹操是如何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董卓被孙坚赶出洛阳之后,挟持汉献帝逃到西安,汉献帝始终被董卓控制。直到董卓死了之后,汉献帝才逃离魔爪,历尽千辛万苦才从西安回到洛阳。而经过几番大战洗礼的洛阳城早就没了往日的辉煌,城中已经破败不堪。汉献帝和文武百官也形同乞丐,哪里还有往日的威仪。
就在这时候曹操带领军队来迎奉天子,把汉献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并改名许都。曹操完全按汉朝礼仪对待汉献帝,饮食起居照顾的很是周全,这让皇帝颇为感动。汉献帝给封曹操为“大将军”,总理朝廷大小事务。从此曹操开始利用天子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曹操的这个战略构思其实早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了,皇帝是一国之本,是国家的象征,想要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一枝独秀,必须要得到皇帝的合法认可,所以皇帝才是首要争夺的,最先行动的是曹操。曹操这一步棋下的很是高明,极大的提高了自己本身的政治地位,就连诸葛亮都表示对曹操这一做法的钦佩。
曹操得到汉献帝这张王牌,不光得到了很高的头衔,还得到很多封地,也让曹操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打着皇帝的名义去做,一切都是师出有名,这让曹操在政治上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真是大捞了一把。但是虽然有天子的法令,但是各路诸侯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怎么会听傀儡皇帝的呢,更不会听曹操的,那么曹操又是如何行动的呢。
曹操先对势力巨大的诸侯进行安抚,比如袁绍,曹操就上书给袁绍要个一个“三公”的头衔,后袁绍又不满意,曹操就把自己的大将军称号给了袁绍。曹操对汉朝统治的维护,赢得了各路英雄的赞扬和青睐,曹操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力量,广纳人才,可以说曹操当时算是得民心了。曹操利用皇帝这杆大旗狠狠的赚了一把。
曹操利用皇帝做文章发展壮大自己,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呢?从我们对曹操做出的几件事情看,曹操应该是没有谋逆之心的。首先,曹操在关东军时期是唯一一个攻打董卓的将领,当时如果只为了自己确实也不大说得过去。而且年轻时代的曹操是有报效国家的意愿的还是懂大义的,更是想要维护国家统一的,所以估计当时的曹操并没有当皇帝的念头。
曹操想到了利用皇帝这张王牌,其他诸侯也有想到的。其中袁绍是最早想到的,袁绍手下的谋士也为袁绍勾画了“挟天子”的战略思想。但是袁绍认为把天子迎到自己的地盘上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束手束脚,所以一再犹豫,最后让曹操抢了先机。如果袁绍有曹操的果断,袁绍就不会最终败在曹操的手上。
曹操镇压黄巾军发家之后,就开始谋划如何利用皇帝来维护国家统一,可以说此时的曹操还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的。奉天子这一举动也赢得了民心,让他在朝廷上站稳了脚跟。而晚年的曹操也想当皇帝,但最后这个想法并没有实施,因为曹操知道自己的老对手们都是在当皇帝这个问题上翻船的。
曹操当初那么痛恨董卓,为何后来却和董卓一样挟持天子呢?
首先,对于董卓挟持天子,篡夺东汉王朝大权,表明其心中早已没有了汉室。不过,对于曹操来说,一开始还是心怀汉室的,这从其积极讨伐董卓等行为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人是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当曹操意识到汉室已经人心不附的时候,他的心态无疑在发生变化。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不久之后,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县。
自此之后,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时代的开始。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曹操和吕布等诸侯,在割据一方的过程中,曹操逐渐意识到,汉室已经约束不了天下了,自己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只能和这些诸侯兵戎相见。
当然,为了更好的逐鹿中原,曹操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方式,也即此时的曹操,不是因为忠于汉室才迎奉天子,而是因为汉献帝有利用价值,才去迎奉他的,这是曹操对于汉室心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建安二年,袁术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在汉献帝刘协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袁术居然敢僭越称帝,这也说明天下群雄已经逐渐不把汉室当回事了。
当然,对于曹操来说,也在不断架空汉献帝,让刘协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建安五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不过,因为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而这,说明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了。
对此,摆在曹操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将大权还给汉献帝,自己安心做东汉王朝的忠臣,另一条路就是继续篡权,并扫清一切威胁曹氏的力量。很显然,曹操选择了第二条道路。究其原因,是因为选择第一条道路的话,或许可以留下汉室忠臣的名声,不过,汉献帝能否放过曹操一家,则要打一个问号。
基于此,曹操已经无法回头了,曾经,他非常痛恨篡权的董卓,如今,他也和董卓一样挟持和架空天子了。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此时,曹操已经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韩遂、马超等众多诸侯。也即此时东汉王朝的江山,基本上都是曹操南征北战打下来的,他又怎么可能将这片江山交给汉献帝呢?
最后,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对此,在笔者看来,建立魏国这一封国,并在魏国设立群臣,已经是在为篡汉自立做好铺垫了。
如果是董卓走到了这一步,应该已经迫使汉献帝退位,并登基称帝了。当然,曹操和董卓还是不同的,也即前者还是在乎自己的名声,更对东汉王朝存在一定感情了。
想当年,意气风发的曹操屡次上书汉灵帝,针砭时弊,言辞恳切,希望颓废的汉室可以恢复生机。虽然历经数十年的时间,曹操已经成为一代枭雄了,但是,从心里上来看,曹操还是不愿意由自己来篡汉自立,登基称帝。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在距离天子只要一步之遥的时候,曹操停止了脚步,正所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总的来说,在执掌大权,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曹操显然放弃了匡扶汉室的目标,改为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曹魏,再由曹魏来一统天下。只是,后一个目标没有实现,不然曹操的历史评价无疑会更高。
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然而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最后要反曹操?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岳飞是南宋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岳飞一生刚直不畏权贵,一心系国忠勇无敌征战沙场。千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详情>>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早期跟随过丁原、何进、吕布等人。张辽武力过人,勇猛善战,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辽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大将。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战国初期,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第一大强国。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李牧是赵国良将,一生战功赫赫,鲜有败绩,他与同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终因为文官和武将的矛盾,被奸臣所害。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