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成功夺得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随后他也面对继承人的抉择,其实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最后还是因为一句“好圣孙”,传位给了明仁宗朱高炽。朱棣为什么这么喜欢孙子朱瞻基?
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就“大开杀戒”,他晚年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都屠杀殆尽,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整顿前朝、治理贪官;另一方面,他在为孙子铺路,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就决定将江山传给孙子,孙子年轻,也不惧威严,自然震慑不了前朝功高震主的百官。
朱元璋如此费心,但孙子的皇位还是没有坐稳,抢他皇位的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叔叔朱棣。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当上皇帝,随后他也面对继承人的抉择,其实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原因无他,“类己”和“喜武”。
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嫡长子便是朱高炽,朱高炽与他恰恰相反,他喜静好文,体型还肥胖,生活行动都需要人搀扶,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朱高炽还是被立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炽已经是太子,朱棣却在1411年将13岁的朱瞻基又立为皇太孙,这又是为何呢?
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炽的嫡妻张氏,因此按照继承制来说,他被立为皇太孙也算是名正言顺。更重要的是,朱瞻基出生时非常幸运,据记载,他出生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皇帝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梦醒后觉得是吉兆,因为在当时大圭代表着权力。
而就在他回味此梦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自己有孙子出生了,朱棣立马想到自己的梦,觉得此景应梦,他十分兴奋,立马跑去看孙子,见到孙子就觉得很像自己,还表示“此乃大明朝之福也”,并亲自为他取名为“瞻基”,最后这一场梦和孙子的降生,对他发动“靖难之役”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要知道,当时朱棣的3个儿子都被朱允炆扣为人质,而他本人正在装病,孙子的出生激发了朱棣的造反,事实证明,朱瞻基确实给祖父带来好运,朱棣日后一路攻进南京,成功登基称帝。
二:朱瞻基展现出的帝王之风范。朱棣为年幼的朱瞻基请了诸多文官为老师,同时,朱棣也常常亲自教导他,朱瞻基也十分争气,头脑聪明,反应灵敏。朱棣喜武,朱高炽好文,但朱瞻基文武双全,既好儒学又是一位杰出的武将,这样的他可见有着帝王之风范。
朱棣为了锻炼他,甚至数次带他征讨蒙古,而且他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劝说祖父御驾亲征讨伐鞑靼,由此可见,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着寻常小孩不曾有的成熟和果断。朱棣参考了他的意见,并在他亲征鞑靼期间,还特将朱瞻基留在北京镇守,而他镇守期间的表现也令朱棣十分满意。
三:为打消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朱棣曾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知道父亲赏识他,朱高煦便多次告状,无中生有说太子“失德”,朱棣自然不愿意看到儿子们自相残杀,也想让次子安心当一个王爷,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毕竟造反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他便果断将孙子立为皇太孙,以暗示自己的想法。
四:朱瞻基颜值在线。史料中,朱元璋的长相令人不敢恭维,朱棣本人颜值也不高,朱高炽就更不必说了,他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胖子皇帝,而朱瞻基则”出淤泥而不染“,据说他长相英俊,身材也高大匀称,实在是令朱棣满意。
大明朝当时已经是扬名海外,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也代表着明朝的形象,又颜值自然更好。其实小便倒觉得颜值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早早将他立为皇太孙,也好着重培养。
1425年,朱高炽去世,朱瞻基正式上位,上位后的他十分争气,第二年就平定了朱高煦之变,接着他注重百姓生活,任用贤才、改革行政、清除朝中、军中腐败,和父亲一起创下了”仁宣之治“的盛世,由此可见,朱棣看人还是很准的,而朱瞻基也可以说是不辱使命。
朱棣确实非常偏爱长孙朱瞻基。说朱棣偏爱长孙朱瞻基,有以下几个理由。
其一,朱棣除了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外,还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一般皇帝在确定储位的时候,都会只考虑自己继承人的问题,不会考虑儿子继承人的问题。毕竟儿子的继承人,应该由儿子自己来考虑,他不能把儿子的事情都给干了。但是,朱棣因为特别喜欢朱瞻基,还真就把儿子朱高炽的事情也给干了。
其二,朱棣其实一直不喜欢他的长子朱高炽。他觉得朱高炽太胖,与自己尚武的性格完全不像。他最想传位的,是他的二儿子朱高煦。甚至一度亲口告诉朱高煦要传位给他。但是由于朱瞻基的存在,最终朱棣还是立他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朱高炽,把皇位传给朱瞻基。
这就有点像晋武帝司马炎的做法。司马炎因为太喜欢他的孙子司马矞,觉得司马矞能够光大晋朝江山,因此宁愿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再通过司马衷,传给司马矞。
不过,司马炎显然是失败的,而朱棣通过儿子传位孙子的做法却是成功的。不但朱瞻基后来确实是好皇帝,儿子朱高炽也确实是好皇帝。他们两父子,创造了历史上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为大明江山此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喜欢朱瞻基呢?
史料记载,这是因为朱瞻基能文能武,比只能文不能武的朱高炽,以及只能武不能文的朱高煦,更让朱棣喜欢。除了这个后期的理由外,还有一个早期的理由。《明史》记载: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这段话说的是,朱瞻基在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朱元璋把一个大圭交给他,对他说了一句“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话。当后来朱棣在朱瞻基满月,看见他的时候,高兴地说,这个小家伙满脸英气,与我做的梦很相符。
因为有这个梦,便也就意味着,朱棣后来发动“靖难之役”是顺理成章的。毕竟朱元璋已经在“梦中”把皇位传给朱棣了,而给朱棣传这个梦的“使者”,正是朱瞻基。同时也说明,朱瞻基是上天给朱棣送来的,也是天然应该通过朱棣传递而当皇帝的。因此,朱棣自然要立他为“皇太孙”了。
也就是说,朱瞻基的出生,就表明了朱棣应该当皇帝,同时也表明,皇位最终应该传到朱瞻基的手里。既然如此,朱棣当然就应该非常重视朱瞻基,对朱瞻基特别优待了。不过,朱棣的这种说法,虽然看起来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其实相当站不住脚。为什么说他相当站不住脚呢?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时间。一个时间是朱瞻基出生于1398年2月9日,一个时间是朱元璋去世于1398年6月24日,一个时间是朱允炆登基于1398年6月30日,还有一个时间是靖难之役发生于1399年7月6日。这几个时间说明什么呢?说明朱瞻基出生,也就是朱棣做梦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去世。朱元璋是过了4个多月才去世的。
如果说朱元璋已经去世了,他通过托梦,把未来大明江山的走向告诉朱棣,这还说得过去。但是朱元璋当时还活着,他怎么可能托梦呢?活着却还托梦,这不是搞笑吗?而且4个多月后,朱元璋去世前,他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如果说朱元璋是想传给朱棣,为什么这时候不传呢?反而在4个月前“梦中传位”。这样一来,实际上朱棣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朱棣的说法,不但站不住脚,而且,从上面的时间点,我们还可以看出另外一种事实。历史上认为,“靖难之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朱棣才不得不起来造反“靖难”。但从朱元璋还没死,朱棣就做这样的梦来看,朱棣对皇位是觊觎已久,只不过一直没有暴露出来而已。朱允炆削藩,对他来说,简直是正中下怀,正好举兵造反,夺取皇位。
由此可见,朱元璋想用朱瞻基的出生,来证明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却反而弄巧成拙。不过,就算弄巧成拙,朱棣也要悉心维护这个谎言,以此证明他当皇帝的正当性。
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然而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最后要反曹操?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岳飞是南宋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岳飞一生刚直不畏权贵,一心系国忠勇无敌征战沙场。千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详情>>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早期跟随过丁原、何进、吕布等人。张辽武力过人,勇猛善战,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辽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大将。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战国初期,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第一大强国。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李牧是赵国良将,一生战功赫赫,鲜有败绩,他与同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终因为文官和武将的矛盾,被奸臣所害。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