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来源: 2022-01-12 12:00:05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井陉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4年,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此战韩信出奇兵以少胜多,击破了赵国,对楚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从此汉开始具有不可逆转的战略优势,并最终统一了天下。

公元前204年,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韩信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此战,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背水一战中,韩信以少胜多击退敌军,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韩信,被誉为我国军事史上独一档的战神,更有甚者,称其为“兵仙”、“神帅”,褒奖之词不绝如缕。在韩信带兵生涯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其常规操作。而在韩信诸多战役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背水一战”了,在这一战中,韩信以区区五万人的兵力,打败了二十万赵军。后世之人,谈起这场战役的时候,认为韩信能赢,是因为他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让手下的士兵处于绝境,从而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一举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胜利。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每每看到这里时,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有韩信此战珠玉在前,后世有不少人采用这个方法,却无一不一败涂地。比如三国时期的徐晃,渡水列阵背水一战,结果被赵云杀得人仰马翻。再比如马谡,也是用这种指导思想排兵布阵,却兵败失地,把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全打乱。其实绝境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惊慌失措,少有拼死一战的,最后的结果都是兵败如山倒。为什么韩信用这个方法能赢,别人用这个方法就输呢?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知彼知己,是这场大战能赢的先决条件

公元前205年,刘邦彭城失利后,原本投靠刘邦的诸侯,纷纷脱离刘邦,选择中立,这严重威胁了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取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当时,黄河北方尚有代、赵、燕三个割据势力,韩信则奉命消灭这三个墙头草,开辟北方战场,南下对楚军形成合围。著名的背水一战,更正式的说法就是井陉之战,就发生在灭赵的过程中。

当时的赵军势力范围,在现在的河北南部一带,而韩信率领的汉军,从关中进攻赵军,需要穿过太行山脉,山脉之中,最适合行军的,就是井陉道。韩信打仗,向来都是两军交战,间谍先行。在决定走井陉道之前,韩信派了大量探子到赵军内打探消息。在探听到成安君陈馀没有听李左车之计,偷袭汉军后勤,并且勘察完整个井陉通道没有伏兵后,韩信这才放心的将大军开进了井陉道。

在后世的很多分析讨论中,这一步被很多人所忽略。其实在海佑看来,这才是整场战争中关键的一步!假设陈馀真的采取李左车的计谋偷袭汉军后勤,又或者是在井陉道两侧布满伏兵,韩信一进来就包饺子,任何一种情况,只要发生了,对韩信来说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韩信的作战风格就是,每次战前,必用间谍,把所有的情况摸清楚之后,才会下达作战部署,知彼知己这一步,韩信做得很严谨。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灌婴的2000伏兵,是扭转战局的决定性力量

在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30里的地方,韩信早早下令全军将士修整。半夜,韩信下令灌婴率2000轻骑,悄摸摸渡河,在赵军大营北边的山岗上埋伏了起来。对于这两千伏兵,韩信的安排是,赵军全军出动后,他们就负责劫赵军的大营。这两千兵,在整个战局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韩信为什么行军至井陉东口30里地的地方就下令军队修整呢?目的就是为了迷惑赵军,稳住赵军哨探,为灌婴的两千轻骑埋伏创造条件。

韩信“背水一战”的这个水,就是现在绵河、冶河河段。第二天天亮,韩信下令全军,向井陉口出发。到达井陉口之后,韩信再次下达神部署:一万先锋精锐渡过冶河,背水列阵!赵军看到韩信这样列阵,不禁哈哈大笑,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嘛,就连汉军士兵们自己,也是大为不解。其实我们现在再来看,韩信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娇兵。在看到韩信这样列阵之后,赵军已然哈哈大笑,心理防线,在这一步已经松懈了。

这一万先锋背水列阵完毕后,韩信率领主力开始渡河。其实这个时候,赵军完全可以出兵,击其半渡,从而击溃汉军。但是赵军没有这么做,在骄傲的心态下,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等着汉军渡河。历史给了赵军非常多的机会,但他们都完美的丢掉了。韩信压阵渡河,过河之后,他并没有跟那一万先锋汇合。而是继续向前,后队变前队,亲自率军奔向赵营,列阵求战。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对面的陈馀看到韩信这么乖乖地列队来送人头,于是下令大军出击。两军开始正面硬刚,杀得天昏地暗。赵军相对汉军,数量上占优势,所以渐渐的,汉军就落了下风。汉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冶河边上,这时候,先期部署的一万汉军精锐加入了战局,正面迎上赵军。有了这一万精锐做缓冲,汉军主力避免了被穷追不舍的赵军撵到河里的结局。

这时,韩信喊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汉军开始稳住心神,回头跟赵军拼命。这个时候,守在大本营中的赵军,看到汉军败退到河边。开始全军出击,这功劳,再不抢就没了!这个时候,韩信安排的那两千伏兵的机会来了,守营的赵军出击后,灌婴率部迅速扑出,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了赵军的空营,然后拔掉了赵军所有旗帜,换上汉军旗帜。

而在前线,与汉军鏖战的赵军开始军心浮动,本来以为是可以轻松拿下对方人头的,没想到费了这么大力气还没将他们撵进河里。一击不中的陈馀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全歼汉军的战略意图难以达到,就下令停止攻击。

赵军开始整军回营,回到大营前的赵军,全都傻眼了,因为自己营寨前已经红旗飘飘,汉军士兵在营垒上严阵以待,并且高声喊道:“赵已被灭,赵王已成俘虏!”其实这个时候,赵王并没有被擒。但是兵不厌诈,汉军虚晃一枪,为的就是扰乱赵军军心。看着自己大营被占,赵军已经军心大乱、士气不稳。在整个背水一战中,这才是整场战役的杀招!

此时,韩信率领的汉军主力已经追至,开始攻击赵军,而赵军营寨里面,灌婴率领的两千轻骑也出寨攻击赵军,赵军一时面对两军夹击之势。两线夹击下,赵军大乱,陈馀开始控制不住局势了。赵军大溃败,兵将四处逃散,陈馀也率部逃跑,被斩杀,赵王歇被俘虏。到此,赵国割据势力正式灭亡。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背水一战胜利背后的三个关键点

战后会师,众将领纷纷询问韩信,这背水列阵是什么战术?韩信答道,这也是兵法上有的战术,只是大家没注意到罢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韩信的这个回答,被后世人,当成了背水一战能够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后人拿这个方法打仗的时候,却鲜有胜者。韩信之所以能胜,除了置之死地,其实还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

第一、出兵之前,韩信摸透了赵军的底。

韩信派出大量探子,知道对方不会断自己的粮道,同时清楚井陉道两边没有伏兵之后,才敢放心进兵。如果赵军在井陉道两边埋伏,或者陈馀用李左车之计,断汉军粮道,韩信决计不敢进军。那么拔除赵军势力的行动,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了,但能够确定的一点就是,肯定不会这么快。

第二、赵军大营北部山岗两千伏兵的杀招。

真正决定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就在于灌婴率领的这两千伏兵。如果没有这两千伏兵乘机掏了赵军大营,并且虚张声势乱了赵军军心。让韩信的这五万士兵拼死一战,估计怎么着也打不赢陈馀的二十万大军。大家玩某款游戏的时候,陷入逆风局,系统提示音都是“稳住,我们能赢!”,对战游戏都是如此,可见一个稳定的军心,对军队是多么重要。一旦军心不稳,溃败是必然的。所以历史上,对扰乱军心的行为,处罚的都非常严厉,基本上就是斩立决。

第三,一万先期渡河的精锐稳住基本盘。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场战役,韩信的布局环环相扣。他派出灌婴埋伏在赵军大营北方,那么灌婴如何才能劫营成功呢?只有乘赵军全军出击,大营空虚之时才可以,不然这两千伏兵就是羊入虎口。那么如何才能让赵军倾巢而出呢?就要让赵军看到全歼自己的希望。所以汉军与赵军短兵相接之时,韩信且战且退,就是要让赵军以为能够全歼自己。

万一自己退兵的时候,军队士气不稳溃逃了怎么办呢?这背水列阵的一万精锐就是保险!看到此处,真的是不得不感慨韩信的智谋,兵仙之称不愧也!在汉军退到河边之时,这一万精锐迅速加入了战局,稳定了局面。而守营的赵军看到胜利在望,功劳唾手可及,立马就倾巢而出。紧接着,灌婴率领的两千伏兵扑出,占了赵军大营,到这一步,胜负已定!

井陉之战:影响楚汉战争胜负的经典战役 韩信以少胜多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韩信背水一战能够胜利,不仅仅是靠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这里面,更多的是严谨的调查、环环相构的战术安排、对战场大局的全面把握,可以说,少了任何一环,可能都会是另一番结果!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