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叛乱,一个是西汉的七国之乱,一个是唐朝的安史之乱。这两次叛乱,对当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同的。七国之乱后西汉逐渐强盛起来,而安史之乱成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样都是叛乱为什么结局会如此不同呢?
公元前157年,一代贤君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承帝位,史称汉景帝。汉景帝不但继承了汉文帝的帝位,同时也继承了汉文帝时代没有解决的大麻烦。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惮于秦朝在发生大规模叛乱之时,无人能够收拾局面,导致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在逐步消灭开国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希望这些刘姓诸侯王能够在江山出现危机时,拱卫江山,保万世太平。可刘邦的封王措施,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在他死后,成为汉朝朝廷除北方匈奴以外最大的威胁。
景帝继位之时,汉朝经高祖、惠帝、吕后、文帝几朝五十余年的发展,国富民强,政治清平,府库充盈,边关通过不断的和亲,大量输送物资,汉匈之间紧张的关系也大为缓和,俨然一副盛世景象。与此同时,刘邦立国之初所封的刘姓诸侯王,不但没有成为朝廷的拱卫力量,反而在朝廷的庇护下,得以安稳发展。刘姓诸王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安稳发展后,实力已经大为增长,大有威胁朝廷之势。汉朝朝廷和地方刘姓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大规模叛乱即将爆发。
刚刚继位的汉景帝,对于自己面临的严峻形势,自然一清二楚。汉景帝明白,朝廷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诸王叛乱是迟早的事,因此,汉景帝在御史大夫晁错"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的建议下,决定和诸王做一个最后的了断,开始着手实施志在削弱刘姓诸王实力的削藩之策。
要说这个削弱诸侯王的实力的行为,自从刘邦死后,不管是吕后还是汉文帝,都非常热衷,也不是汉景帝和晁错首创,可为什么在他们的时代,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诸侯往叛乱呢?一者,诸侯王实力积累不够,造反没有成功的可能。再者,朝廷和诸王的矛盾积蓄不深,尚有缓和的余地。三者,吕后和文帝的手段相对温和,汉景帝和晁错的手段则更加激进,逼得诸侯王不得不反。
吕后削藩,不是针对所有的刘姓诸侯王,而是拿威胁最大的开刀。吕后时代对朝廷威胁最大的自然是刘邦长子刘肥掌管的齐国。刘邦在封刘肥为齐王时,生怕这个儿子实力不大,受别人的欺负,不但将战国时代齐国的七个郡全部封给刘肥做封地,还下旨让天下会说齐国方言的人全部返回齐国,成为刘肥的子民。在刘邦如此强大的政策支持下,齐国实力是所有诸侯王中最为强大的,也是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刘邦死后,继任者无不将齐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吕后和汉文帝自然也不能例外。
公元前193年,吕后抓住齐王刘肥和刘盈吃饭时不注意礼节的问题,逼迫刘盈将城阳郡割让出来,送给鲁元公主。公元前188年,吕后又强割齐国的济南郡给吕台做封地,封吕台为吕王。公元前181年,吕后为了拉拢刘氏宗族,又强割齐国的琅琊郡给刘泽,封刘泽为琅琊王。原本好好的一个齐国,被吕后通过这种"薅羊毛"的办法,一点一点地给"瓜分"了。尽管如此,齐国还有四个郡的土地,实力依然强大。
吕后死后,齐王联合朝中大臣,将吕氏全部诛灭,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史称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为了感谢齐王三兄弟的功劳,将齐国被吕后强行割让的三个郡又全部归还给齐国。可是,帝位稳固后的汉文帝,并没有因此而放过强大的齐国,他不但沿用了吕后"薅羊毛"的办法,而且做得更狠。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刘恒为了表彰刘章、刘兴居两兄弟在诛除吕氏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割让齐国的城阳郡,封刘章为城阳王,割让齐国的济北郡,封刘兴居为济北王。汉文帝此举,表面上是表彰刘章、刘兴居的功劳,实际上也是通过割让土地的方式,削弱强大的齐国。
公元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为了报复汉文帝,趁匈奴入侵汉朝之际,举兵造反。汉文帝不得不返回京城指挥平叛,后刘兴居兵败自杀,汉文帝直接将济北郡划归朝廷所有,使齐国彻底失去济北郡。已经使齐国失去两个郡的汉文帝,还是不放心,他于公元前165年,接受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建议,在齐王刘则去世后,不让刘则的后人继任位,将只剩下五个郡的齐国,加上已经划归朝廷的济北郡,封第一代齐王刘肥尚在世的六个儿子全部为王,将齐国瓜分为七个诸侯国。
汉文帝将齐国瓜分后,算是基本解决了齐国对朝廷的威胁。瓜分齐国后,汉文帝继续使用这种瓜分强大诸侯国的办法对付淮南国,将因谋反不甘失败自己把自己饿死的淮南王刘长的封地一分为三,分别封为淮南国,衡山国,庐江国。汉文帝通过不断分化诸侯国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刘姓诸侯国对朝廷的威胁,但是汉朝刘姓诸侯王势大威胁朝廷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刘姓诸侯王和朝廷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时汉文帝的行为,为汉景帝时期的诸侯王叛乱埋下祸根。
汉景帝登基后,在晁错的建议下,积极削藩。
景帝在登基的前三年,先是找借口削掉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刘卬的六个县,后又将削藩的矛头直指当时最强大也是和朝廷矛盾最大的诸侯国——吴国,引发了汉朝规模最大的诸侯国叛乱——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本身就和汉景帝有杀子之仇,在听到汉景帝削掉楚王、赵王、胶西王封地的消息后,担心自己的封地会被削减,于是基于吴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谋求造反。
他先是使用离间之计策反胶西王刘戊,和刘戊达成联盟,胶西王刘戊又拉来其他五个兄弟(刘戊此人虽然勇猛,胆子大,但是也非一无是处,在造反这件事上,他只拉着他的五个兄弟一起干,并没有拉上侄子城阳王),然后吴王又通过共同利益受损这一特殊情况,分别和楚王、赵王达成盟约,相约共同起事。
正当吴王刘濞联合诸王准备谋反之际,汉景帝下达了削除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诏书。这道诏书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接到诏书后,吴王刘濞决定马上举兵谋反,他动员吴国下到十四岁,上到六十二岁的男子全部参军,很快征集到二十万大军。然后打着"诸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动员全部的诸侯国一起造反。叛乱一开始,声势非常大,以至于吓得汉景帝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面对来势汹汹的反叛大军,汉景帝听从袁盎的建议,谋杀了晁错,希望能够平息诸侯王的怒火。
杀掉晁错的汉景帝,并没有等来反叛大军撤回封地的消息,反而等来了梁国告急的军报。因为此时刘濞已经渡过淮水,与楚王刘戊率领的楚军会合,西向进攻梁国,并在棘壁大破梁军。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的汉景帝立刻着手准备平叛事宜,他任命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太尉,带领主力大军进攻吴楚联军,任命窦婴为大将军,坐镇荥阳,协调全军;同时派遣将军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攻打齐地叛军。
汉景帝为什么做出如此安排呢?
其一,赵国在北方,一时之间尚未和吴楚联军合兵一处,便于各个击破;其二,说好一起造反的齐地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原来,在吴王刘濞起兵造反之后,原本已经答应一起造反的齐王刘将闾,越想越是后悔,关键时刻,竟然坚守齐国城池,不干了!他还派出人手赶赴长安,向汉景帝报告消息。这让他的几个兄弟胶西王、菑川王、济南王、胶东王大为恼火。他们马上改变西进的计划,转过头来攻打齐国, 将齐国都成围得水泄不通。
另一位齐地诸侯王更是悲剧,他是直接反不成了。这悲位剧的哥们是济北王刘志,这家伙不知道是没有经验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准备不足,刚准备造反,消息就被朝廷派驻在济北国的郎中令知道了,于是济北国的军队被郎中令控制,济北王想反也反不了。就这样,这场由吴王刘濞发起的叛乱,因为一个诸侯王临时倒戈,一个诸侯王反不成,导致强大的齐地军队被牢牢地盯死在齐地无法西行,给了朝廷各个击破的机会。
于是乎,原本声势浩大的诸王造反行动,现在只剩下土地被削减的楚国、赵国、胶西国,这三位老兄因为土地被削减,那是肯定要要造反的,"带头大哥"吴国,无辜被裹挟进来的小弟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这七个诸侯国了。
要说这个吴王刘濞,虽然是因军功被封为王,但是他的军事才能、用人之道和他的三叔刘邦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造反之初,刘濞的大将田禄伯就提出分兵作战,由自己带领一支军队沿淮水西进,进攻南阳,在取武关,在关中和吴王刘濞率领的吴楚联军会合。这本是一条上佳的作战方略,不但能够避开军事重镇荥阳,还能避开易守难攻的函谷关,更能牵制朝廷主力,能够形成有利的军事态势。
可惜,这条建议,被刘濞的太子给否决了。否决的理由非常可笑:吴国本身就在造反,那么别人也可以造反,一旦大将田禄伯将军队带走之后,造吴王的反,那就麻烦了。失去这次分兵进击关中的机会,吴王刘濞还有一次机会可以成功。在吴王刘濞带领大军攻打梁国的过程中,有一位青年将领恒将军提出,不要和梁国纠缠,放弃已经攻占的城池,抓紧时间绕开梁国,拿下天下武库洛阳和军事重镇荥阳,这样可以保证不败,即使不能攻下长安,也能据荥阳、食敖仓和朝廷对峙。
可惜这条建议因为提建议的人太过年轻,被一班老将认为是冒进,也被吴王刘濞给否决了。须知荥阳附近有天下闻名的敖仓存在,当年刘邦就是依托荥阳,和项羽对峙了好几年,最终拖死项羽,取得天下的。为啥这个刘濞就看不到荥阳的重要性呢?只能说他当年打的仗,全是在他三叔的庇护下完成的,本人根本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再往深了说,他自己是一个造反派,他根本不相信他手下的人,这是由人性的劣根性决定的。
反观朝廷平叛大军,情况就不一样了。太尉周亚夫出京城后,料定在函谷关一带会有吴国杀手刺杀自己,听从乡野之人赵涉的建议,绕行武关,经南阳,避开函谷关,再转道到荥阳。到达荥阳后,看着荥阳和洛阳还在汉军手里,大喜过望,大呼三声:荥阳在手,天下大定!到达洛阳的周亚夫,立即打开军械库,装备主力大军,向东进驻昌邑,让窦婴坐镇荥阳。
前面我们说过,汉景帝派出窦婴、周亚夫之时,梁国已经告急,那么此时大军在手的周亚夫为什么不抓紧时间迟延梁国,反而跑到昌邑去了呢?要知道,梁王可是汉景帝的同胞亲弟弟,窦太后的心头肉,一旦有所闪失,周亚夫有十颗脑袋也是不够窦太后砍的。这就涉及到周亚夫出征前和汉景帝拟定的战略了。周亚夫出征前,知道吴楚联军正大举进攻梁国,于是就和汉景帝商议,放弃梁国,平叛大军运动到叛军后方,趁叛军和梁国军队元气大伤之际,再想办法截断叛军粮道,扰乱叛军的军心,然后再一举灭之。
这个原本不会被采纳的建议,汉景帝居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为什么呢?
原因非常简单,不管梁王刘武和汉景帝是什么关系,他始终也是诸侯王之一,削弱诸侯王的计划,自然也包括梁国,因此,借叛军之手,削弱梁国的实力,这叫搂草打兔子,顺带手的事。因此,作为一个帝王,汉景帝为了巩固皇权,非常自然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亲弟弟,还美其名曰为了平叛需要。帝王之心性凉薄可见一斑!
此后,不管梁国如何求救,周亚夫就是不动窝,一直守在昌邑,最后梁王没有办法,直接把状告到窦太后哪儿去,汉景帝在窦太后的威逼之下,不得以下旨让周亚夫救援梁国,但是周亚夫还是顶住压力,没有救援梁国。周亚夫此举,难道就真的是因为迎合汉景帝的心理吗?显然不是。
周亚夫虽然在此之前没有指挥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他出生将门,深谙兵法。他深知,为将者,身系国家安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服务。救援梁国,虽然能够取悦窦太后,但是对整体的战局没有意义,反而会打乱既定部署,给叛军以可趁之机。因此,他从一个军事指挥者的角度出发,扛住压力,坚持既定战略,显示了他高深的军事修养,并因此一举平定叛乱,青史留名。
周亚夫此举,和千年之后安史之乱中守潼关的哥舒翰相比,无疑更加高明。周亚夫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他在昌邑驻守之时,派遣韩颓当率领轻骑兵突袭淮泗口,切断吴楚联军的粮道。同时,梁国眼看援军无望,只能靠自己,竟然以一城之兵挡住了吴楚大军,吴楚大军的粮道已断,很快就断粮。吴王看一时无法拿下梁国,转而带领饥饿的大军攻打周亚夫的军队。周亚夫移师下邑继续坚守,吴楚联军多次挑衅,周亚夫依然不为所动。没多久,弹尽粮绝的吴楚叛军坚持不下去,只能选择撤退。
这就是周亚夫一直在等待的战机,他接到吴楚叛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派遣精锐部队追击,一站而灭掉吴楚大军,吴王刘濞只带着几千残兵逃走,最后被东越王诱杀,楚王刘戊也在兵败时自杀身亡。平定吴楚叛军后,周亚夫派遣韩颓当领兵支援栾布,两面夹击,很快平定齐地的叛乱,齐地诸王都被因兵败身亡。平定齐地叛乱后,栾布和韩颓当带领大军北上,和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的郦寄合兵一处,很快攻下邯郸。
在七国之乱中,赵王还勾结匈奴,邀请匈奴一起发兵攻打汉朝北部。可惜还没等匈奴人行动呢,周亚夫就以雷霆之势消灭吴楚叛军。匈奴人一看没有取胜的可能,就偃旗息鼓,不敢南下。自此,汉朝规模最大的诸侯王叛乱,在周亚夫正确战略的指导下,一共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宣告全部平定,汉朝又继续在盛世的道路上前进,为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盛世——开元盛世,同样是在王朝盛世的时候遭遇一场大规模的内乱,但是其平叛结果却大不一样。
唐玄宗开元后期,玄宗皇帝李隆基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李林甫为了防止边关将领入朝为相,夺了自己的相位,于是向玄宗建议重用胡人将领。其目的是让那些不识中华文明的胡人担任边关将领,以绝边将入朝为相之路。玄宗皇帝从政权安稳的角度考虑,同意了李林甫的建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禄山通过自己的机灵头脑,骗过张守珪,勾结朝臣,一步一步讨得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欢心,完成从一个"偷羊娃"到掌握北方三大重镇重臣的华丽转身。手握大权的安禄山于唐天宝十四年举兵谋反。安禄山造反之初,因为唐朝朝廷没有准备,精锐大军又大多屯于边境,导致安禄山叛军迅速攻占东京洛阳,进而威胁京师长安。
在安禄山攻陷东京时,唐朝大将封长清和高仙芝根据战场情况,退入京城门户潼关据守,暂时保住了京城长安的安全。可惜两位名将,因太监边令城陷害,被昏聩的唐玄宗下旨斩首于军前。后唐玄宗诏拢右名将哥舒翰守卫潼关。哥舒翰到达潼关后,安禄山见一时无法突破潼关,就留下大奖崔乾祐驻军于潼关关下,自己返回东京洛阳准备称帝。
当此之时,唐朝各节度使均起兵勤王。郭子仪和李光弼出井陉,大败史思明叛军,颜真卿等在北方切断叛军粮道,各路勤王大军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此时的叛军已经是穷途末路,没有生机可言。只要哥舒翰守住潼关,叛乱平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不出意外,这场来势汹汹的叛乱很快就将平定,可惜意外还是发生了。
在郭子仪、颜真卿等准备聚歼叛军之际,玄宗皇帝听信小人杨国忠的蛊惑,做出错误的决定,下死命令,让哥舒翰出潼关,收复失地,迎战叛军。结果哥舒翰出关被叛军崔乾祐一战灭之,长安城也被攻破,玄宗只得仓惶逃亡四川,给了穷途末路的叛军一条生路。长安陷落后,郭子仪、李光弼只能退回井陉,恢复之前的战场形势。潼关之战前的唐朝优势丧失殆尽。此后,唐朝花了七年时间才平定叛乱。叛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大唐原本的盛世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重新崛起,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当中。
盛唐平定安史之乱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全部都是盛世平叛,可以说,汉朝面临的形势较之唐朝更加凶险,他们不但要面对国内声势浩大的诸侯王叛乱,还要预防强大的北方匈奴。但是汉朝汉景帝能够充分相信统兵将领,坚持既定战略,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之内平定叛乱,让王朝继续保持盛世局面。
而唐朝玄宗皇帝虽然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但其晚年重用小人,不能信任领兵将领,急于求成,做出错误的决定,丧失了平叛的大好局面,将国家拖入战乱当中,差点成了亡国之君,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然而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最后要反曹操?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岳飞是南宋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岳飞一生刚直不畏权贵,一心系国忠勇无敌征战沙场。千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详情>>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早期跟随过丁原、何进、吕布等人。张辽武力过人,勇猛善战,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辽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大将。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战国初期,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第一大强国。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李牧是赵国良将,一生战功赫赫,鲜有败绩,他与同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终因为文官和武将的矛盾,被奸臣所害。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