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明仁宗朱高炽差点肥胖差点丢掉皇位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 为何历史上评价非常高?

来源: 2022-03-22 12:01:36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明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不过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他是在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继位的,次年五月就死了,只有短短九个月的时间。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历史盛赞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下载 (1)_副本1.jpg

朱高炽的特点:胖、仁、孝。虽然执政总共还不到一年,但历史对他却评价极高,可见朱高炽并非徒有虚名,我们翻开历史,看看真实的朱高炽。明史这样评说: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仁宗在位一年,从用人到治国,善举多到数不过来。假如老天多给点时间,一定能让国家得到休养,万民感化,成就又一个盛世,真可以比肩汉文帝、汉景帝啊!

一个被父亲和兄弟嫌弃的胖子。

父亲明成祖朱棣,和爷爷朱元璋一样,都是马上皇帝。所以很自然,更偏爱勇武有力的二儿子朱高煦。而身为长子的朱高炽,从小就是个胖子,再加上脚有疾病,行动非常不便,总是要两个宦官搀扶着才能走。兄弟俩一对比,朱高炽的世子之位就岌岌可危。

朱棣甚至抚着老二朱高煦的背说过这样的话:勉之,世子多疾。加油啊老二,你哥喜欢生病。

但为什么最终没有改变皇太子呢,一是因为朱高炽儿时就深受爷爷朱元璋喜爱,必有过人之处,明成祖不敢轻易废弃;二是朱高炽没有犯过任何过错,完全找不到废掉的理由。再加上竞争者二弟不断犯错,干坏事,明显已经做不了好皇帝了,朱棣再喜欢他,也不想让他把江山给霍霍掉。所以朱高炽才能在朱棣驾崩后,顺利即位。

孝而明:对皇位不贪婪,遇大事原则性极强。

二弟朱高煦在跟随父亲朱棣谋反时,军功很高,居功自傲,心想这个只知道读书的死胖子什么都没干,凭什么传位给他,就想把朱高炽搞下去。他和宦官黄俨、三弟朱高燧结为一党,想方设法要整倒大哥。他们想了一个损招,串通朝廷里的人,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注意,普通人之间写信无所谓,但是太子和朝廷官员有任何来往,都是极大的忌讳。皇帝对此只有一种看法:你这是等不急了,盼我早死。所以,历代太子要是敢交通大臣,那就等着被废吧。

这封信就像一个栽赃的脏包,一旦朱高炽打开一看,他们的阴谋就得逞了。黄俨事先报告了明成祖朱棣:世子私下和朝廷来往,送信的人刚刚举报。但是另一边,朱高炽也是棋高一着,收到信后,一看寄件人姓名地址,连封口都不撕,直接派人给父亲送去了。朱棣一看是你们朝廷给人家写信的,人家连拆都不拆,这还不足以证明清白吗?他长叹一声,说道:几杀吾子。差点把老大给误杀了。

曾经有人问过朱高炽这样的话:有人诬陷你,你知道吗?朱高炽对道:不知道,我只知道尽儿子的本分而已。朱高炽是不是傻?当然不是了,恰恰相反,这说明朱高炽做事原则性极强,不轻易受外界因素左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说出这样的话,表明他有极大的自信,有一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强大气场。

下载_副本.jpg

仁:以仁治国,给政敌求情

明仁宗最大的特征还是谥号里的这个仁字。小时候的三件事,使他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赞赏。第一件事,朱元璋在世时,就把朱高炽封为燕王的世子。一次朱元璋叫朱高炽和秦、晋、周三位世子一起阅兵。那三位早早就完成了任务,回去和爷爷交差,但朱高炽却迟迟不归。总算等到他回来,朱元璋就问怎么回事,朱高炽说:清晨特别冷,我让士兵们吃完早饭才阅兵,所以晚了。

第二件事,朱元璋让几个世子分头阅览奏章,朱高炽选的主题都是和军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有的奏章里有错别字,朱高炽全当没看见。但古代奏章里,是不允许写错字的,这是大不敬。朱元璋指着错字和他说:孩子你没看到吗?朱高炽答道:孙儿哪敢不细看,只不过这小小的错误,根本不会亵渎到爷爷您的天德。

第三件事,朱元璋问朱高炽:尧、汤时代水旱灾害多,百姓依靠什么存活?朱高炽对道:依靠圣人爱护百姓的举措。朱元璋高兴的说到:我孙子的想法有点人君的模样了!又如,二弟朱高煦被废之后,宦官黄俨又谋划立三弟朱高燧,事情败露后黄俨被杀头,朱高燧命在旦夕,而朱高炽竟然毫不计较,极力劝说父亲不要杀朱高燧,这才给他留了条活路。

再比如,朱高炽在即位后,就处理了被赶下台的建文帝的后事:凡是建文帝的大臣和家属,在各个司卫所当仆人的,全部释放为民,不再追究。仁宗之“仁”可见一斑。和“仁”相关的政令数不胜数,只举几个例子:隆平发生了饥荒,户部请示把官粮拿出一些,借给当地救急。明仁宗说:直接给就行了,借什么?

即位第二年四月,明仁宗听说山东等地老百姓食不果腹,但有关部门还催着征讨赋税,于是在西角门紧急召见大学士杨士奇,让他写诏书免除一半的税银。杨士奇说:皇恩浩荡!不过这么办需要先通知户部和工部。明仁宗却说:拯救百姓的急难,就像救火一样,不能有一丝迟疑。如果告诉有关部门的话,他们 考虑到国用不足,一定会犹豫不决的。

于是就催促中官拿纸笔来,让杨士奇就在角门的门楼上写好诏书。仁宗看完盖了章,让人即刻下发诏书,转过头和杨士奇说:现在可以告诉户部和工部的人了。

明仁宗考虑法律严苛,不利于民,于是下诏:“刑罚是用来防止暴力的,是用来引导民众的,而不是用来杀人的。有的官员牵强定罪,导致冤假错案,朕很担忧。从今起,所有官员必须依法办事。“假如我过于痛恨罪恶之人,而法外用刑的话,检察院一定要上奏折,坚持反对我。上奏折五次我还不答应,你们就会同三公、大臣一起再上奏,一定要坚持到我收回成命。有关部门不得使用鞭刑,也不得使用宫刑。有自宫的人要以不孝论处。凡是不涉及谋反的罪名,不连坐亲属。“

古代的盛世都采纳人民的声音,从而了解一手信息。而现在的奸佞之辈往往遮掩事实,诬陷老百姓诽谤,法律部门执法严苛,屈打成招。如果刑罚不适度的话,人民就会不知所措,从现在起不再有诽谤一条,凡是民众举报的都不能算违法。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明仁宗,那就是“仁至义尽”,上不负爷爷朱元璋、父亲朱棣,下不负百姓黎民,可惜天不假年,仅仅在位一载,惜哉痛哉!

u=399602377,3434136587&fm=26&gp=0_副本.jpg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虽然只有仅仅十个月,但就是这短短的十个月,展现出了明仁宗朱高炽仁的一面。首先我们看看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弥补父亲明成祖朱棣的过失。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抢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而来的,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对于忠心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很是心狠手辣。像《国朝掌故》中所记:“铁铉妻杨氏年二十五,送教坊司。劳大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

教坊司是什么地方呢?说白了就是明代朝廷设置的官方青楼,将罪官妻女发配于此,是为官妓,来轮流服侍男人。由此可见明成祖朱棣之暴戾,而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以后,立刻赦免靖难之变中的死难诸臣的家属,遣戍流放者大都放还,并有“御札”,凡是“建文奸臣”家属初发教坊、锦衣卫、浣衣面习匠、功臣家奴,还有在世的,就发还为民,并且是给还田土。

光是明仁宗赦免诸多建文罪臣家属,还有平反了很多建文冤狱,使很多人得以自由,弥补父亲朱棣过失这点就足以当得起“仁”这个字了。而在对外方面,明成祖朱棣时期南方平安南,北方五征蒙古,长久的战争之下,国库空虚不说,国家上下也是苦兵灾已久,所以明仁宗继位以后,马上停止大规模对外用兵。

在治理国家上面,明仁宗对于太监的态度,也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明仁宗在继位以后就下令“中官在外采办者悉召还,并罢所市物”。洪熙元年大理寺卿弋谦“直陈时政”,因“词太激,上不怿”,也就是说因为语言太过激烈,所以搞得明仁宗很不高兴。看见明仁宗不高兴,有些见风使舵的大臣马上乘机弹劾弋谦,尚书吕震、吴中还有都御史刘观令众御史一起弹劾弋谦。

明仁宗本来就生气,见此就打算为弋谦定罪,后来听了杨士奇的谏言,就令杨士奇草敕引过说:“朕于谦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谦朝参如故”。不仅没有加罪弋谦,还鼓励大家对于国家弊端直言不讳,意思是放心的说吧,是不会加罪于人的。通过以上这些事情,足以可见明仁宗是当得起“仁”字的,他的评价很高,也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看事情,也不能只看明仁宗在位的十个月所做之事;这位仁宗皇帝享年47岁,继位之前也是表现很不错,对于想争夺皇位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很是大度,并且经常在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主动向父亲朱棣求情。而且在朱棣五次出征蒙古之时,都是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明仁宗负责监国,在此期间,明仁宗表现的也很不错。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明仁宗后继有人,儿子明宣宗大体上延续了他的施政方针,使他的仁政得以贯彻下去。诸如明仁宗登基以后,曾与大臣讨论科举的弊端,经杨士奇建议定会试分为南北卷取士,改革以后,分南卷和北卷,分配录取比例,以在地域上来平衡。当时明仁宗同意这个改革,但还没有等到彻底实施就驾崩,儿子明宣宗继位以后,将这个改革方案贯彻下去,使当时科举更进一步。

所以说有一个好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将其更进一步的话,也是一种好事。如果明仁宗之后是一个暴君,说明他的教导不到位,肯定会影响他的声誉的。

u=2702244069,345429512&fm=26&gp=0_副本.jpg

明仁宗的评价之高是名副其实的,不过这位皇帝也够悲剧的,在父亲明成祖朱棣的高压统治下兢兢业业当了多年太子,好不容易继位自己说了算,还仅仅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这一生也够无奈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