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伐秦为何没能消灭秦国?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诸侯六国为何被秦国逐个击破?

来源: 2022-10-03 12:00:08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其他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早期的合纵与连横反复无常,才有朝秦暮楚的典故,后期的合纵也变成了伐秦,作为战国时期特有的产物,秦朝已无合纵敌手,也不再需要连横抗之。

自商鞅变法、秦国快速崛起后,单独一个诸侯,在秦国眼里,已经不够看了,秦国的优势太明显了。于是山东六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联合伐秦。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山东六国,为何还是没能阻止秦国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伐秦为何没能消灭秦国?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诸侯六国为何被秦国逐个击破?

战国时期,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关东六国已经意识到只有合纵才能抗秦。在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发动了数次合纵伐秦的活动,但是由于六国之间互相征战数百年,六国之间根本无法全心全意的合纵在一起;加上秦国的军事威胁和连横活动,使得六国的合纵活动最终都以破产而告终。

第一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当时的秦国刚刚开始出关东进,首当其冲的是魏国、韩国,而对其他的国家并没有多大的威胁。魏相公孙衍,为了抵抗秦国的东进,开始发动第一次合纵抗秦的活动。但是齐、燕、楚等国并没有感受到秦国的威胁,所以这次合纵齐国根本就没有出兵,燕国和楚国则对抗秦兴趣不大,只有三晋比较积极。结果,在第二年,秦军在修鱼大败三晋联军,第一次合纵抗秦就这么失败了。

公元前298年,齐国正处于强势期,孟尝君决定和秦国为敌,联合韩、魏一起抗秦。这次合纵抗秦和秦国作战了三年之久,曾经一度攻到了秦国的函谷关,逼迫秦国归还部分占据韩、魏的土地。这次合纵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这个时候齐国内部出现了矛盾,孟尝君流亡魏国,齐国跟魏国开始交恶,同时齐国开始伐燕,不再与秦国为敌,秦国也主动和齐国交好,第二次合纵就这么结束了。

公元前287年,在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极力的劝说下,齐湣王采纳了苏秦的意见,联合燕、赵、韩、魏等国一起伐秦。这次合纵逼迫秦昭王归还了魏、赵的部分土地。然而齐湣王联合伐秦的目的在于侵占宋国。在秦昭王让出土地之后,齐国就发动了灭宋战争。齐国此举引起诸国的恐慌,第三次合纵也随之流产。

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伐秦为何没能消灭秦国?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诸侯六国为何被秦国逐个击破?

公元前257年,秦军已经围困赵都邯郸三年之久,赵国竭尽全力抵御秦国的入侵。赵国大力展开外交活动,向诸国求援。但是在秦国的威慑下,诸国并不敢轻举妄动。再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的努力下,诸国最终联合在一起,在邯郸城下击破秦军。但是邯郸之围刚解,合纵就宣告破产。楚国去灭鲁国,魏国开始向东发展,燕赵则陷入混战。

第五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247年,秦国不断的吞并三晋的土地,秦国的边境已经快要接近魏国的国都大梁了。在这样的形势下,信陵君再一次发动联合抗秦。这次合纵促使各国出兵救魏,击败秦将蒙骜。但是在此之后,秦王用计使得信陵君的兵权被魏王解除,这次合纵也以流产告终。

最后一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241年,这时候的秦国已经灭掉了东周跟西周。秦国的版图已经和齐国接壤,把韩、赵、魏三国从中拦腰截断。这时候的秦国已经是东方六国的巨大威胁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韩、赵、魏、楚、燕五国再次联合在了一起,由庞煖率领五国军队再次抗秦。但是秦国刚开始出兵反击,楚国就率先逃跑,其他四国军队也纷纷溃散。从此之后,关东六国再也没能组织起统一的抗秦行动。

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伐秦为何没能消灭秦国?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诸侯六国为何被秦国逐个击破?

六国多次合纵为何都未能灭秦?秦国反而是越打越强,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第一,秦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秦国与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直接接触,虽然接触线很长,但只要守住了黄河天险、函谷关、武关等几个重要关口,诸侯国是打不进来的;反过来说,秦国出关后,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诸侯国很难抵御。赵武灵王眼光毒辣,看清这个问题后,独辟蹊径,打算从黄河“几子口”上方引兵直下,可惜壮志未酬,被愚蠢的赵国人自己给整死了。这个策略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起,可惜了。

第二,秦国具有优越的政治制度。

商鞅变法非常彻底,摒弃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官职大小一律按功分配,这一制度相对于其他国家先进了很多,大大刺激了人才的个人能动性,秦国人才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强大了。根据《黑夫家书》的记载,秦国的行政效率非常高,士兵立了功,仗还没打完,该得到的爵位、赏赐就到手了。看得见的利益,往往更能增强人的积极性。

第三,秦国臣民具有强悍的战斗力。

嬴秦部落是从打击西戎开始崛起的,生存压力大、生活条件艰苦,天生就具有彪悍的战斗力,看《大秦帝国》,村民为了一点小利益,往往就能形成大规模斗殴,血流成河。商鞅变法后,禁止私斗,士兵战场砍敌越多,得到的赏赐就越多。彪悍的战斗力加上合理的奖惩引导,秦军的战斗力就上去了。

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伐秦为何没能消灭秦国?综合实力是秦国好几倍的诸侯六国为何被秦国逐个击破?

第四,秦军具有坚强的后勤保障。

秦惠文王时期,攻占了富庶的巴蜀之地,巴蜀之地远离中原战场、受到的威胁骚扰非常小,秦国得到了一个大粮仓。在粮草供应上,除了楚国可以与秦国相比外,其他国家都不占优势;楚国虽然粮草丰富,但是缺乏优良的军马供应,军人士气也处于下风。秦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占优势。据史书记载,战国中后期,秦国的牛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并且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相比起来,其他地区就落后了很多,有的甚至到了东汉末期很不怎么流行。

第五,秦国人才搭配合理,全方位作战。

秦国人才充沛,从秦献公开始,历代国君的个人素质都很高,相比其他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秦国文臣非常多,比方说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武将层出不穷,司马错、白起、王翦……文臣武将没有出现过断层。秦国作战,不全是将军带兵攻打,其他人才也在积极配合,是全方位作战。比方说长平之战,当秦军占不到优势时,文臣们没闲着,在敌后方制造大量的谣言,离间君臣、瓦解敌对方的战心。骁勇善战的信陵君魏无忌、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在这方面栽了个大跟头。

六国加起来,虽然土地面积、财富、人口、军队数量占优势,但有一个致命性的缺点--不团结。苏秦在合纵抗秦时,就曾说过,六国的领土面积加起来,是秦国的好几倍;六国的军队数量加起来,也是秦国的好几倍。按理说,是可以和秦国对抗的,可惜连续合纵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就是六国心不齐。

秦国拉拢的对象主要是楚国、韩国、魏国。武关、商於是楚国日思梦想要得到的,关键时刻,秦国只要稍露口风,愿意割让这两块地,楚国就会退缩;武遂是韩国的命门,占领这个地方,就能将韩国拦腰截断,秦韩在这个地方展开了拉锯战,有好几次,秦国只要说归还武遂,韩国就会就范;秦国打过黄河后,魏国的河东之地缺乏天险阻隔,秦国只要稍稍退让,魏国就会举白旗。综上所述,秦国优势明显,六国不团结,秦国得以横扫六合。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