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张仪同时于秦国为官,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公孙衍曾为秦效力,为何后半生却致力反秦?
公孙衍乃是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人。师从诸子百家之纵横一派。虽然公孙衍是魏国人。但公孙衍最早出仕效力的国家却是秦国。最初公孙衍效力秦国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受到重用。因为当时秦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秦国所有的目光和压力都在商鞅身上。由于商鞅的变法,秦国的国力开始迅速强大起来。
但商鞅也因为变法触及了很大一部分旧权贵的利益。所以在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就成了安抚守旧派和其他诸国的工具。商鞅死后,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商鞅的改革。与此同时公孙衍作为预备人才也成功上位当上了秦国的大良造。当时大良造属于秦国最高官职了,该职位掌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比后来的宰相权利都要高。
公孙衍掌权之后立刻就对周边的国家露出来獠牙。首先遭罪的就是公孙衍的故乡魏国。当时魏国缺兵少将粮草又缺乏。所以面对强大的秦国只能割地赔款认输投降。公孙衍之所以率先攻打魏国并不是因为和魏国有什么仇恨。公孙衍只是单纯的从秦国利益出发点考虑才决定攻打的魏国。因为魏国的河西之地是秦国和中原交流的交通要道。
一直以来魏国都以河西要道来钳制秦国的发展。公孙衍就因为明白河西之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所以公孙衍才会率先拿魏国开刀。所以在魏国兵败割让阴晋之地后,魏国对于秦国的钳制力度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在此后不久公孙衍再次攻打魏国河西之地的要塞。并且完全的夺取了河西之地。魏国无奈再次把河西之地割据给了秦国。秦国正式开始和中原加强了交流沟通合作。
魏国连续两次战败后,魏王开始害怕秦国继续攻打魏国了。所以魏王花费重金贿赂了公孙衍。公孙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公孙衍游说秦惠文王劝他别再攻打魏国。而选择去侵略其他国家。原本秦惠文王对于公孙衍十分的信任。对于公孙衍的计划也言听计从。但就在这个时候,公孙衍的同门师兄弟张仪来到了秦国。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仪来到秦国后,秦惠文王把张仪聘为了参谋。并且想听听张仪对于公孙衍建议的看法。
张仪很清楚的告诉秦惠文王,魏国现在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不继续攻打魏国反而去攻打其他国家是不明智的。“趁他病要他命”。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魏国缓过气来重新壮大起来。而并不是贸然的再去树立其他敌人。秦惠文王幡然醒悟后立刻贬斥了公孙衍,而开始重用了张仪。本来拥有大好前途的公孙衍就因为接受了魏王的贿赂被贬斥,任意胡为,最后在秦国混不下去了,所以公孙衍回到了魏国为魏王效力。
公孙衍回到魏国后,开始恨起了张仪,也恨上了秦国。他并没有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处处想和张仪再比较一次。张仪宣扬连横,他就主张合纵。回到魏国的公孙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开始想方设法重新壮大魏国。首先公孙衍就联合齐国一同攻打赵国,然后共同瓜分利益壮大魏国。公孙衍初次合纵成功后,公孙衍又想把联盟搞大一些。所以为了对抗秦国,公孙衍又开始积极联合齐国和楚国约定三国共进退。
公孙衍搞得三国联合让张仪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张仪一方面威逼利诱,使得三国联盟出现分歧。之后更是率兵攻打魏国。魏国再次大败,魏王无奈只能依附于秦国。而齐国和楚国看到魏国败得这么快。而且魏国也是联盟的发起人。魏国失败了,那么联盟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公孙衍的合纵联盟政策失败后,魏国开始亲近秦国并且改任张仪为国相。当时名义上秦国开除了张仪国相的地位。但实际上当时张仪乃是身挂秦、魏两国的相印。之后张仪采取连横策略分化拉拢诸侯国。与此同时公孙衍也没有闲着。公孙衍一直不停的在游说各国言明秦国对于其他各国的威胁。所以公孙衍再次获得了魏国的信任。
魏王赶走了张仪重新任命公孙衍为国相。公孙衍再次上台之后联合了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想要进攻秦国。但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而三国联军在和秦国作战过程中也以惨败而收场。公孙衍在魏国受到了质疑。魏王又不信任公孙衍了。所以公孙衍无奈只能投奔韩国而去。
在公孙衍临走时又和齐国公子达成联盟,所以公孙衍推举齐国公子田文上台接任魏国国相。而公孙衍跑到韩国担任国相。这样一来公孙衍又无形中促成了魏国和韩国的合纵联盟。公孙衍貌似对于当初秦国对自己的抛弃十分的恼怒。所以公孙衍在担任韩国国相后又开始策划进攻秦国。
秦惠文王得知公孙衍又唆使韩国进攻秦国后也担心不已。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公孙衍这么一个执着不停找麻烦的人存在,秦王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秦惠王决定先下手为强攻打韩国。韩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很快韩国就被秦国所击败。公孙衍再次逃跑。
史料记载,公孙衍在韩国兵败后再次逃回魏国。但这次回到魏国的公孙衍并没有受到重用。一方面因为公孙衍数次的失败让魏王产生了阴影。另一方面魏国大臣田需和公孙衍有仇。所以田需杀了和公孙衍同样有仇的张寿,并且嫁祸给了公孙衍。魏王误以为公孙衍真的杀了张寿。所以一怒之下把公孙衍处死了。
公孙衍的转变,以今人眼光来看,确实有些值得指摘的地方。比如秦国曾是他的东家,就算后来不再为这个东家效力了,也不至于铁着心去反对原东家嘛。再比如,一个原本偏向连横政策的人,怎么突然就转而支持合纵了呢?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极右突然转变立场,变成极左,如果今天哪个政治家有这样的表现,相信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可靠的。
然而公孙衍却不一样,他得到了魏王的信任,对方甚至还让他来当国相。这实际上与纵横家特殊的立场有关,对于这些人来说,采取哪种政见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哪个国家能够为他提供舞台,好让他发挥才能。这就是为什么,秦王赏识他的时候,他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为秦国效力,等到秦王排斥他,他又可以转投魏国,并一心一意地为魏国效力,甚至站在魏国的立场上来反对自己的原东家秦国。无论是之前效力于秦也好,还是后来为魏国做事,这里面,只有利益考量以及公孙衍对成功和名望的追求,而不存在对秦国或者魏国的感情。
否则的话,如果公孙衍是一个对国家有感情的人,早年就不会去为秦国效力了,毕竟魏国才是他的出生之国,更何况,秦魏还是敌对的。所以从一开始,公孙衍就是不对任何国家报有感情的人,这样的人,当然就可以很自然地完成从效秦到反秦甚至抗秦的转变了。
这种解释,也可以同样用于张仪身上,他也是魏国人,甚至还是魏国贵族的后裔。可是他就毫无顾忌地为秦国效力,在他的眼里,魏国就是敌国,而不是母国。只顾利益而不顾国家情感,就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普遍态度,他们要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哪个国家能为他提供,他就可以全心全意地为哪国效力。
纵观公孙衍一生,他多次组织合纵联盟攻打秦国。却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并不能说公孙衍没有本事。而是因为各诸侯国之间本来就互相之间有仇。想要他们亲密无间根本不可能实现。各诸侯国离心离德这也是合纵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公孙衍和秦国并无愁怨,他之所以这么坚持不移的要攻打秦国。很可能就是出于报复秦国的目的。按理说秦国无愧于公孙衍。之所以公孙衍被秦国弃用也是公孙衍自己作的。公孙衍如此不顾一切的去攻打秦国。除了出于报复的目的还真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然而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最后要反曹操?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岳飞是南宋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岳飞一生刚直不畏权贵,一心系国忠勇无敌征战沙场。千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详情>>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早期跟随过丁原、何进、吕布等人。张辽武力过人,勇猛善战,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辽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大将。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战国初期,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第一大强国。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详情>>
可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很深的偏见,觉得他是一个嫉妒贤能、气量狭小的小人。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恰恰与此相反,并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才!详情>>
李牧是赵国良将,一生战功赫赫,鲜有败绩,他与同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终因为文官和武将的矛盾,被奸臣所害。详情>>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