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杜陵人,汉武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巫蛊之祸受牵涉,被处以腐刑。后出任掖廷令,曾尽心照保护幼年的汉宣帝。昭帝时期去世。汉宣帝当上皇帝后,追念其恩,追封其为阳都侯,谥为“哀侯”。弟弟张安世是汉武帝末期、昭帝和宣帝著名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张贺,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其父就是汉武帝著名的酷吏张汤。张汤汉武帝时出任御史大夫,阿法以媚武帝,深得汉武帝的崇信。但后来却与丞相庄青翟产生嫌隙 ,而丞相府的朱买臣等三长史素与张汤不合 ,于是合谋害张汤,张汤不能自辩,于是自杀。张汤死后,家产不超过五百金。事后武帝追查,丞相庄青翟,三长史皆被处死。武帝因此提拔了张贺的弟弟张安世。
张贺与卫太子刘据一向交好,为太子宾客。巫蛊之祸,卫太子逃至湖地走投无路自杀,而其门皆被下令处死。张安世上书为哥哥求情,因此张贺得以被赦免,但身下蚕室,被处以宫刑。
张贺被处以宫刑后,成为一个阉人,因此得以出任往往由阉人才可以出任的掖廷令。 卫太子之败,全家被诛杀,而当时刚出生不久的汉宣帝也被关进了监狱,幸亏有时为廷尉监的丙吉照顾才得已逃过多次劫难。后卫太子平反,汉宣帝得以出狱,交由掖廷抚养。
张贺一直伤怀卫太子之冤,今见故人之孙,内心十分伤感,哀汉宣帝孤苦无依,因此对汉宣帝十分尽心照顾。等到汉宣帝到了读书上学的年龄,张贺亲自担任汉宣帝的启蒙教师,教授汉宣帝读书认字。汉宣帝平日所需之额外费用皆由自掏腰包承担。
张贺任掖庭令十多年,掌管掖庭和冷宫。掖庭令张贺多次在其弟车骑将军张安世面前称赞皇曾孙的才干,并谈到与皇曾孙有关的一些奇异征兆。张安世总是禁止他说这些,认为上有年轻的皇上,不应称道皇曾孙。到汉宣帝即位时,张贺已然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初无端地称赞我,将军制止他是对的。”
转眼汉宣帝到了娶亲的年龄。汉宣帝虽号为皇曾孙,但却无职无爵,实为平民。本来张贺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汉宣帝, 当时汉昭帝始冠,张安世一心与霍光共同辅佐昭帝,因此当兄长与其商量嫁女与宣帝时,就拒绝了兄长张贺的建议,说:“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
于是张贺只好放弃嫁孙女与宣帝的事。但宣帝年龄渐长,总不能不娶妻。不久发现下属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相貌不错,且年龄与宣帝相当,于是就为宣帝聘下了许平君。许广汉是暴室啬夫(暴室是宫廷内的织作之所,啬夫是暴室属官),曾因过失被处以宫刑。及宣帝与许平君成婚后,两人感情和谐,不久许平君为汉宣帝生下一子,即后来的汉元帝。而宣帝有了许家的财力支持,得以游侠三辅,并拜当时著名学者东海澓中翁为师学习《诗》学。汉宣帝的这一切,都与张贺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有关。
张贺于昭帝末期去世,并没有看到自己关心备至的汉宣帝登基称帝。宣帝登基后,追念张贺对自己的恩惠,打算追封他为恩德侯,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
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张彭祖幼年时又曾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打算封张彭祖为侯,先赐他为关内侯。张安世对张贺封侯之事坚决辞谢,又请求减少为张贺守墓的户数,逐渐减至三十户。汉宣帝说:“我本是为掖庭令,并不是为将军你!”张安世这才罢休,不敢再说。
次年汉宣帝即下诏封张彭祖为阳都侯,续张贺后,赐张贺为阳都哀侯。张贺有一孤孙张霸,时年七岁,宣帝赐其爵为关内侯,任命其为散骑中郎将。
大明王朝是汉族人在中华大地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建立,使中华大地的汉族人民摆脱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又一次赢得了民族独立;它的灭亡,又让汉族人民成为满洲贵族奴役压迫的对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舞台。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详情>>
在这场诱敌深入的经典战例里,面对顶级用兵高手司马懿,诸葛亮不仅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带兵指挥能力,更以其高出一筹的卓越智谋,从头到尾把司马懿往沟里带,叫对方输的鼻青脸肿。全程每一个片断,都值得反复回味。详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诸多人的印象中对于晚清时期的清政府都是懦弱腐败无能的,然而在清朝初期的强盛还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强大”的清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落寞,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黄巾起义震惊了东汉王朝也同时改变了东汉王朝的政治格局。最终正式拉开了三国的序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