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宽(1923.4.28--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陈能宽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
1923年5月,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山沟里。
1942年,陈能宽从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6年毕业。
1947年,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赴美国耶鲁大学。
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电气)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1964年起,先后任第3、4届全国人大代表,第5、6、7、8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82 年,陈能宽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同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 年,同邓稼先一起作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代表登上主席台,接受国家的最高奖励。
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7年2月,任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1999 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能宽在早期科学研究中,曾与3位美国学者发表多篇论文,他们观察到室温下体心立方金属钼变形后的亚结构,有别于铝、铜、镍等面心立方晶系的结果。陈能宽与R.B.Pond合作共同发表了“铝中滑移带的动态形成”;与K.T.Aust共同发表了“取向差对铝双晶体范性形变的影响”。他与R.B.Pond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创举。
回国后,为适应经济建设急需,陈能宽的大部分研究内容偏重于能较快得到应用者,他与合作者周邦新等研究人员进行了硅钢片的加工结构与再结晶结构的研究,并在铁硅合金中获得立方结构的形成,发表了“铁硅合金中立方结构的形成”等论文。1959 年,陈能宽和金属所李薰、龙期威等曾提出“建立晶体缺陷和金属键统一的金属强度理论”的建议。1960年3月,陈能宽和陶祖聪受中科院委派赴前苏联学术考察2个月,就金属强度等方面的问题与苏联同行进行详细有益的交流。
陈能宽经过多年的科学积累和刻苦钻研,很快进入了爆轰物理的前沿,并逐步开拓了中国的爆轰物理专业。陈能宽率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攻关队伍,在化工技术、聚合爆轰设计技术、“增压”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和相应实验测试技术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63年陈能宽相继取得为进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试验所必不可少的成果。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他马上又投身于原子弹的武器和氢弹的攻关工作。在中国两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
随着原子弹、氢弹相继研制成功,陈能宽把注意力集中在核武器的进一步安全、可靠、小型、轻量等方向上。他通过调研分析,力主开展中国新一代起爆方式;支持不同相态特种材料的充分利用;参与“外套”与“内容物”适配性和相容性研究。他也不放过看似细小却很关键的技术细节,例如金属与炸药的粘结,武器化工程因素对核武器动作的可能影响等。
冷态核爆就是不用真正的核爆炸,但又能严格考核核装置在飞行环境下的各项性能。早在设计中国第一个原子弹初期,王淦昌、陈能宽等人就有一项“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的物理成果。这一成果也包括一种可能途径,即通过非活性材料的爆轰,来判定换上活性材料后能否实施正常的核爆炸。
然而,要把这一思想应用于体积严格受到限制的弹头上,需要设计特殊的遥测系统,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工程。陈能宽是主管武器研制的副院长,他与龙文光、俞大光等带领一批工程师和电子学家,组成攻关队伍,历经十余春秋,完成研制工作。70~80年代,中国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延伸到洲际,都改用这种新方法来获取定型数据。陈能宽带领摸索出的一整套冷试验的物理思想、方法、技术途径直至工作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实验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陈能宽开始参加“863”高科技研究的前期论证,之后担任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陈能宽从零起步,制定并实施强激光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全国各优势单位的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为中国强激光技术在15年内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基础。
陈能宽一直主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必须注意既抓科研也培育人才,他很注意深入浅出,能用通俗的语言把难懂的原理表述清楚。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经常提携、鼓励自己身边的青年学者,一贯重视青年人提出的想法和建议,支持他们进行新方向、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探索。作为院士,虽然陈能宽有着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学术成就,但他往往记得最多的是与人协作攀登高峰的愉悦、看到中青年成长成才的愉悦。在他的师友、集体中间常传的一句话是:“我们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写篇大论文!”
《铝单晶体范性形变的结构研究》,陈能宽
《矽钢片的加工织构及再结晶织构》,陈能宽、刘长禄
《铁硅合金中立方织构的形成》,周邦新、王维敏、陈能宽
《镍金属中氢掺杂的电子结构》,冯艳全、王崇愚、陈能宽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nickel metal with hydrogen impurity》,冯艳全、王崇愚、陈能宽
《定向金属单晶体的成批制备》,陈能宽、何寿安
《利用区域熔化法提纯铝和锡的一些试验》,陈能宽、刘民治
《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R.B.Pond、陈能宽
陈能宽1923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山沟里。陈能宽自幼好学,且刻苦努力。在常德隽新中学读初中,他对几何学十分着迷,受到该校一位几何老师的很大影响,为他日后进行金属结构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1939年初中毕业后,他以最高总分考取有奖学金的长沙内迁沅陵的雅礼中学。高中期间,他的英语和理科成绩都很好,1942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含当时迁到平越的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入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留学考试刚恢复,他和妻子裴明丽(唐山交大,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考取了有政府支持的自费留学,于1947年到美国深造。
旅居美国期间,他借助奖学金只用了3年时间就在耶鲁大学获得了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正当他学成准备回国时,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使他有国难回。他先受聘于美国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大学,后又到匹兹堡的西屋电器公司作研究员。在美期间,他经常与进步学生联系,1949年被选为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干事、留美科协学术小组联络人和耶鲁区会的负责人,为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做了大量工作。陈能宽多次受到美国移民局官员的盘问,并对他施加压力。在压力下,陈能宽更积极参加许多留美华人爱国联谊活动。直到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他才真正有了归国的希望。有些美国朋友对他急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不解,他说:“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象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陈能宽终于在1955年11月25日,带着全家大小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从旧金山经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于12月16日抵达深圳,实现了回国愿望。
1956年起,陈能宽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后改名物理所)和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任研究员。1960年6月,经中央批准,陈能宽与其他科技骨干奉命选调到二机部参与原子弹、氢弹的攻关事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陈能宽在这一专业领域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了30余年。
有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在报奖时,大家公认陈能宽应该排名第一,他却“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最后公布名单时,他比列名的人更感到欣慰和欢悦。
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陈能宽就积极组织了院内外专家的跟踪研究,动态消化分析,参与了中国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的前期论证、综合分析和评估;863计划有关领域的起草、制订和实施工作。1988年,陈能宽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从核到非核,从军用到民用,对中国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为90年代,中国建立军民结合新体制作出重要贡献。陈能宽于1997年6月15 日在第4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上提出:“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时至今日,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中的挑战,促进学科间的碰撞、交叉与融合,促进整体性认识,激发科学新思想,已是中国科学家需要再思三思的问题”。
陈能宽一生谦虚好学,无论对学友、长辈或年轻人,他均能平等待人,不耻下问。到了晚年,他依然把学习放在首位。他在书本中学,也在实践中学;他向专家学,也向平常人学;他钻研他的科学专业,也研读中外名著;他读正规报刊,也读街头小报。他还有个习惯——凡他认为新颖的、有用的观点或词句,都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凡一时读不懂或认不准的,他都要记录下来,直至读懂弄通为止。
时至1997年,陈能宽还在和著名固体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书信切磋年轻时自己提出的关于“用内耗测量滑移带与亚晶粒界面的动态性能”的物理方案。
陈能宽和彭桓武都有一个爱好就是喜好格律诗词,谈诗赋对是两位大科学家一生的乐趣。1996年,陈能宽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对自己的下联不满意,就把上联寄给了彭桓武,彭桓武回应:“俯瞻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湖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陈能宽说:“曾作为‘86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当然地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的研究中;作为总装备部科技委、九院科技委的顾问,理所应当地既顾又问;作为院士,除积极参加有关院士的活动外,还要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人,参加他们课题的讨论研究,接受他们的咨询探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之前完全在幕后,很少有人来找;而今到幕前了,各种新闻媒体的记者、作家,多少年未联系的同学、友人、以及一些大专院校学者等等,都来找。来找就说明我还能起点作用,因此,只要力所能及,我都尽力而为。我的故乡湖南省及我工作单位所在地四川省,都聘我为科学技术顾问,无疑地也要召之即去了。我们国家实行院士不退休制,那么就要愉快地工作到底,”
陈能宽,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物理冶金的基础研究,在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以及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行为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对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物理、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在领导、制订和实施国家863计划过程中,为推动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
在中国的导弹核武器之较原子弹、氢弹更神秘、更浩繁的科学工程中,他与他的同事们,历尽10余年的艰辛,改写了中国核武器定型方法的历史,开辟了用冷试验来定型的新途径。从70年代开始,中国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到洲际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定型的,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沿线居民的绝对安全。专家们每每自豪地谈及这项技术,都无不称赞:“陈能宽功不可没!”
在空爆核弹试验中,在核爆试验方式的改进上,在核九院的建设上,在新时期高新技术的发展上等等,陈能宽都是“功不可没”!。(人民网)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国损失惨重,其中日军对我国的侵华战争,伤亡比例更是高达16:1,初期日军大半年就攻下中国,那么为何随后8年并没有再进一步?详情>>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