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探索历史
田奇镌

田奇镌

()
中文名:
田奇镌
别名:
未知
国籍:
未知
人物简介:

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北部太原系海百合化石》是此门类古生物学之开创性著作。《中国的泥盆系》一文奠定了我国泥盆纪生物地层学划分对比的基础。多年担任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并在湖南大学等校任教,培养了一批人才。

近代名人推荐
中文名
田奇镌
民族
土家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职业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
《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

人物经历

田奇镌,(1899-1975),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当代杰出地质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湖南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主任、所长,中国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大学矿冶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委院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特级总工程师、全国矿产含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田奇镌中国泥盆纪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著有《中国石炭纪海百合化石》、《中国之泥盆纪》、《湖南泥盆纪腕足类》等专著。

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人物生平

田奇镌,字季瑜,土家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为前清秀才,母为书香闺秀。田奇镌在弟兄5人中排第4。他和兄弟们都受到很好的家教。他7岁入私塾,10岁时入大庸县城松梁书院上小学。13岁时在长沙上中学。17岁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翌年北上首都,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田奇镌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天安门前的示威游行,又与大家一起火烧赵家楼曹汝霖公馆。5月5日,他参加街头宣传,被捕入狱10多天,后在各方面爱国进步力量声援下,胜利返回学校。

1919年秋,田奇镌升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1920年,李四光及葛利普来该系任教,田奇镌深受他们教导,对地质学兴趣更浓,更加勤奋,曾连续3年以优异成绩获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奖学金。

1922年冬,田奇镌与同班同学一起去北京昌平县南口进行毕业实习,他们用了3个星期,测制了地形图和地层剖面,采集了化石和岩石标本,最后完成了毕业论文。田奇镌的毕业论文是《南口震旦系之地层层序和古生物》,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区震旦系地层不整合覆盖在“五台系”古老片麻岩与片岩之上。这是他的第一篇论文,对于中国北方震旦系标准剖面之一——南口剖面之研究有一定的创见。他毕业时,该文即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

1923年秋,田奇镌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考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实习员,次年升调查员。在该所工作的3年里,他主要调查北方煤田地质及进行石炭二叠纪化石(镌、腕足类、海百合类等)之研究,还参与了大型工具书《地质矿物学大辞典》的校订工作。

1927年3月,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成立,经翁文灏推荐,田奇镌回家乡湖南参加该所之工作,在那里工作了23个年头,历任调查主任、技正、主任技正、代所长、所长等职。其间,他于1933-1941年兼任实业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1941-1949 年兼该所特约研究员。1928-1940年及1947-1949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他实际工作地点是在湖南省,以该省地质调查所为主,他在极度困难的环境里,使该所之工作蓬勃开展、硕果累累,成为解放前省级地质调查所中的优秀单位。他本人对湖南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作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积极从事基础地质,主要是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基于他对湖南泥盆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奠定了我国南方泥盆纪地层分类基础。1934年获得了第3届“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1940年获得了首届“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

田奇镌对腐朽的旧社会深恶痛绝。1948年冬,田与中共地下党联系,表示要保护全所财产,迎接解放。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后,田与长沙各界人士联名通电全国,拥护人民政权,受委派继任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所长。他还应邀参加了10月1日开国大典的观礼。他满腔热忱,决心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贡献全部心力。1950年他被调往武汉,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资源勘测处处长、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工作重心面向整个中南区。同年,他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组专门委员,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地质部成立,田奇镌任该部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55年,田奇镌被调往北京,历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他致力于全国地质科学技术的管理、组织与领导工作,取得很大成绩。1956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地质部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和关怀。

田奇镌还积极参加了地质外事活动。他于1954年、1960年2次访问匈牙利。1956年他应邀赴苏联伯力参加远东地质会议,作了《中国震旦系》的报告,为苏联地质界所重视。1957年他奉派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持铬矿勘探工作,受到胡志明主席接见,并获越南政府颁赠的友谊徽章。

田奇镌也很热衷于学术界的社会活动。早在1920年,他上大学时,就与同学们一道,积极筹创成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并积极参加该会活动。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他即为会友。他参加工作后,即为该会会员。他几十年热心会务,历任该学会《地质论评》编辑(1936-1941年,1943-1947年,1949-1951 年)、《中国地质学会志》(英文版)编辑(1942年)、《地质学报》编委(1952-1956年)、学会理事(1938-1940年,1962-1976 年),学会编辑委员会委员(1957-1976年)。

田奇镌热心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在地质事业上的光辉成就也深为党和人民所信任与敬重。他于1957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技术成就

田奇镌作了大量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1923年秋至1927年春,田奇镌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先于1923 年冬与赵亚曾、王竹泉调查了河北临城煤田,对该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作了详细研究。1924年春,他又同赵亚曾调查了河北磁县与河南彰德县六河沟一带煤田地质,详测了上石炭太原统地层剖面,并采了镌类、腕足类、海百合类等化石。这两次考察都有详细报告发表。在该所工作期间,他还与翁文灏、赵亚曾、钱声骏共同校订了重要的工具书——我国第一部《地质矿物学大辞典》(杜其堡编纂,193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20年代后期,他初到湖南地质调查所时,先后与刘季辰、欧阳超远调查了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与王晓青调查了湘潭县上五都锰矿,与王及郭绍仪调查了益阳县板溪的锑矿、湘乡县梓门桥等地煤矿及新化县地质矿产,都取得很大成绩。30年代初,他在该所已处于业务领导岗位,因而参与并主持了若干更大规模的综合研究课题。他参与了湘中六县的区域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最后主编出版了《湖南长沙、湘潭、衡山、衡阳、邵阳、湘乡六县地质志》,并附1/25万地质图,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测制的精度较高的区域地质图件之一。在此书中,他初步建立了湘中泥盆系的地层系统,其所创地层名称“佘田桥系”、“锡矿山系”等沿用至今。他又倡议和主持了湖南全省铁、锰、钨、锑、铅、锌等重要矿种的矿产志之编纂。为此,他亲赴各有关矿山、矿区进行实地调查,考察开采沿革、现状、矿床地质特征、规模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先后主编出版了《湖南铁矿志(第一册)》、《湖南锰矿志》、《湖南钨矿志(第一册)》。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曾对其中的第一部著作有以下评述:“综观全书,调查精密,叙述详明,插图照片亦清晰可观,对于学术问题之探讨,经济资料之搜集,俱属扼要详尽,确属中国经济地质学上一重要贡献也”。他还筹划并参与了粤汉铁路株州至宜章附近全长400公里的区调(1/50万)和矿产调查工作,其成果出版了《粤汉铁路线长坪段地质矿产报告》一书,对粤汉铁路沿线之工业布局起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奇镌积极领导该所调查湖南矿产资源,为抗战开发之用。1938年秋,他受湖南省政府沅陵行署委托,率湘西矿产探查队工作了一年多,对该区30多处矿产地的地层、构造、矿床地质特征作了详细研究,最后将所完成的16篇报告(其中田奇镌单独写的有2篇,与他人合著的有5篇)汇编成《沅陵行署矿产探查队报告书》。

田奇镌还经常应省内和相邻省区有关矿山、煤窑、砂金开采地的邀请,为勘查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江华锡矿,沅陵、桃源金矿,锡矿山锑矿等等。他通过上述调查,取得了大量实际资料,发表了若干重要论著,有:《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湖南金矿之展望》、《湖南之煤矿》、《湖南之矿产》等等。这些著作不仅对湖南及我国南方工业建设起到“先行官”的作用,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经济地质学宝库。

田奇镌曾任教于湖南省立克强学院、湖南大学矿冶系,共历时五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地质矿冶方面的人才。他调离长沙时,将家藏图书(多为自己著作)全捐赠给湖南大学。

除了在学校教书育人而外,田奇镌更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年进行传帮带,以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他首先以自己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去感染、教育年轻人。例如他对刚到他身边工作的廖士范说:“来所里做事,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你如果想升官发财,请不要来!地质调查所不是旅馆,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愿意来,一定得干完三年。……三年以后你如果还能干下去,我劝你这一辈子就干下去,不要改行了……”廖士范深受教育,后来果然热爱地质事业,成长为有成就的地质学家。在日常工作中,田奇镌总是热情指导年轻同事,在室内为他们解决难题,在野外为他们讲解地质现象及理论,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与大家和衷共济,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共同进步。在他身边工作的年轻人都成长得很快,不少已是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如刘国昌、边效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工作需要,田奇镌被调到地质部门的领导岗位,负责科学技术业务管理工作。1950年5月,他在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召开的第一次资源勘测会议上所作的3个报告,即《中南区地质概述》、《中南区矿产概况》、《湖南省矿产资源概要》,深受代表及领导重视,被誉为是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报告。他在武汉工作的5年中,对中南地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与实施进行了全面指导,有效地领导了中南地质调查所及其所属开封、武昌、长沙、南昌、广州5个分所科研工作的开展。他曾多次去大冶铁矿,研究、规划该矿及其外围的地质勘查工作,并积极努力为“武钢”解决铁、锰及其他有关矿产资源问题。

田奇镌调到北京地质部地矿司及全国储委担任领导职务后,先后主持和参与制定了数十种地质矿产勘探规范,审查、审批了各工业部门提交的各类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主持并参与了铬、镍、汞、金等重要矿产的全国性地质工作会议。参与许多重大地质技术问题的研讨(如不同时期地质工作的方针、任务、工作重点,地质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家急缺矿产资源勘探的突破,重大技术项目的引进等等),并经常深入重点勘探基地和重要矿区、矿产地的视察、检查与指导工作。

田奇镌对地质工作质量问题极为重视,他认为必须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才能取得可靠的地质资料与数据,探明更多更好的可供工业利用的矿产储量。他尤其对某些勘探队由于储量任务压力过大而违反勘探程序、造成浪费等问题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5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要对建国以来采用的苏联矿产储量分类规范进行大破大立,甚至提出要降低高级储量比例和放宽勘探网度。田奇镌认为在某些方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以修订是必要的,但必须充分考虑地质依据,慎重从事,尤其重要的是保证勘探质量。他也很重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合理开发。有的冶炼厂不注意矿石中伴生有益组分的回收,群众乱采滥挖往往破坏矿产资源,他对这些现象深为忧虑,并提出意见。他还对解放初期把已经营多年的金矿突然停办一事提出过异议。

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迫使田奇镌没有时间撰写更多新的科学论著。但他却关心新生力量的成长,在审稿等把关工作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例如,1958年的《地质论评》第18卷第1期上刊登了周德忠、李文炎合著的《贵州万山汞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一文,同时刊登了田奇镌的《对周德忠、李文炎两同志著<贵州万山汞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一文的意见》这一评审文章,对该文若干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其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又提出了认真严肃的批评。该期还刊登了周德忠写的答田奇镌同志对《贵州万山汞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一文的意见,文中除对田所提若干问题作解答外,很虚心地接受田的批评,最后并说:“田先生提出了这些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启发是大的,同时等于指出了我们今后研究汞矿的方向,并且教导我们解释说明一种地质现象时要有一定的唯物辩证的科学依据,离了它就会犯错误,做出错误的结论而给国家财富造成极大的损失!特向田先生致以感谢,同时希望更多的指教!”

工作经历

1899年2月13日 生于湖南省大庸县西溪坪。

1916年 毕业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1923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实习员。

1927-1950年 历任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技正、调查主任、主任技正、代所长、所长。

1928年 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33年 兼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

1937年 兼任湖南大学矿冶系教授。

1950年 任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组专门委员,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

1952-1955年 任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55年 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

1956年 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1959年 当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

1964年 受聘为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成员。

1975年9月15日 在北京病逝。

主要论著

1 赵亚曾,王竹泉,田奇镌.直隶临城煤田地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24(6):67-82.(附英文节要10页).

2 赵亚曾,田奇镌.直隶磁州及河南六河沟煤田地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24(6):102-120(附英文节要17页).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