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藏族和羌族都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羌族,藏族、蒙古族在迎接贵宾、客人时,以献洁白的哈达表达他们洁白真诚的欢迎之心,并送去吉祥的祝福。羌族同样如此,以敬献鲜红的羌红来表达以赤诚的心热烈欢迎尊贵的客人,并表示吉祥如意。
羌红和哈达分别代表了羌族文化和藏族文化,那么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哈达是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也是社交活动的必备品。蒙藏族族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和五彩哈达,即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而五彩哈达为最珍贵的礼物(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献哈达是一种文明与礼貌的表现,因此十分讲究。献哈达者应将哈达对叠再对折成四幅双楞,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被献者,躬身俯首,双手奉献,表示恭敬。被献者也必须弯腰俯首,双手承接,表示回敬,其献法等有着规定习俗的方式。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优良的传统习惯,世世代代人们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哈达有价情无价”,它虽无黄金贵重,但却比黄金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因为它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
羌红同样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族人年年祈福,岁岁挂红,用红红细细的布条,悬挂在庙宇前的树枝上,称之为羌红。据藏族妇女李英秀告诉记者,羌族的羌绣和藏族的哈达一样,也有吉祥如意之意,表示羌族人民赤诚的心和真诚的祝福。
羌族“献红”的来历有一段传说:炎帝为羌人的始祖,炎帝又称赤帝,赤为红色。羌人为世代牢记自己,每逢盛大节庆或各种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永远不忘自己的始祖炎帝。天长日久,这种“献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
“献红”,俗称挂红,是羌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最为庄重的礼仪形式。“献红”所祝词“纳吉纳鲁”即万事如意,“阿特依娜”即一生幸福之意,因此系上羌红有“送上平安、吉祥和幸福”之意。
在张曼玉之前有很多明星都曾穿着旗袍出境,但是在那么多明星中,张曼玉穿起旗袍最漂亮,能把那个味道穿出来。十年前,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换了26套旗袍,每一件旗袍都详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地域辽阔。因地域差异各个民族的衣着服饰也是各具特色的,体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美丽的傣族服饰崇尚的事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详情>>
纹样大家可能听得少,但把它说成花纹图案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前面说的比较专业些,在古代,对于纹样可是有规定,不同的人纹样是不相同,比如:明朝服饰纹样就是这样,那么详情>>
服饰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的审美观念造就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珞巴族人崇敬勇敢和力量,早期以狩猎为主,所以在他们的服饰中体现着粗狂豪放的特征。蕴详情>>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详情>>
最初的时候人们所要求的服饰功能主要是能够保暖就好了,随着生产等方面的不断进步,服饰的工艺也越来越来越精美,成为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赫哲族服饰由于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详情>>
关于中国服饰文化,在古代的时候一直就是很讲究的,紧接着现在的经济情况得到改善,改革的开放,大家的需求,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礼服种类,当然除了挑选礼服,礼服的装饰品详情>>
汉服又称之为华服是中国传统服饰之一。汉服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据了解汉服主要有苎麻和蚕丝两种,总称为布帛。那么,汉服发展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不妨随小编详情>>
大明王朝是汉族人在中华大地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建立,使中华大地的汉族人民摆脱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又一次赢得了民族独立;它的灭亡,又让汉族人民成为满洲贵族奴役压迫的对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舞台。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详情>>
在这场诱敌深入的经典战例里,面对顶级用兵高手司马懿,诸葛亮不仅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带兵指挥能力,更以其高出一筹的卓越智谋,从头到尾把司马懿往沟里带,叫对方输的鼻青脸肿。全程每一个片断,都值得反复回味。详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诸多人的印象中对于晚清时期的清政府都是懦弱腐败无能的,然而在清朝初期的强盛还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强大”的清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落寞,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黄巾起义震惊了东汉王朝也同时改变了东汉王朝的政治格局。最终正式拉开了三国的序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