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江苏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

来源: 2017-06-26 18:52:34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江苏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清顺治年间,八旗兵在京口扎营,把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带到镇江,使镇江这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习俗更加丰富。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是很有讲究的,与当地汉

江苏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清顺治年间,八旗兵在京口扎营,把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带到镇江,使镇江这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习俗更加丰富。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是很有讲究的,与当地汉人有明显差异。他们的议婚方式不同汉人,没有请口契、八字贴等习惯,也不合婚,称作“天婚”,又作“闯婚做亲”。在请媒人前,要先请女家熟悉的人先去询问女方父母的主意。同意,才能请媒人说合,否则不提此事。对满人来说,请媒人是件慎重的事,要选有夫之妇中的“双全人”担当。媒人将受到上宾的待遇,男女双方的主婚妇均需向媒人行端钟礼。这种礼节的格式是左手捧着盛酒的杯子,右手放在耳旁,俗称“达子头”,如同关外时妇人叩首样。当然,媒人也很辛苦,要想婚事成功,至少要上门三次,女方才可以许婚。
满人婚姻中下聘礼很简单,不象汉人花样多,不过首饰四样,而且可金、可锡、可镀金,全看男家的力量大小,不勉强。行聘时,需遍请旗营中的亲友。男方中午办酒,女方晚间办酒,吃酒的亲友不送礼物。直到清末时,受汉俗的染化,才偶有少数亲友送糕作贺的现象。
婚事定下来后,满人也要选择嫁娶的吉日,即看年庚,又称看书。看书的权利在女家,女家许看书才能进行。看书的日子选定后,双方亲属要一起到茶馆饮茶,由男家会帐,然后同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根据亲属年庚八字推定吉日,告之双方后,男家要购红面绿里有套的大和合简二份,送给算命先生,由算命先生写成年庚贴交给男家。男家自留一份,送一份给女家,这种年庚贴就是满人的“婚书”。
满族迎亲前有送奁和谢奁的习俗。满族奁有橱柜,有钱的送四到六不等,无钱的也需备二柜。女家送奁具到男家,要有亲属男丁四人衣冠整齐护送,直至将柜铵钥匙交给男家翁姑。迎亲前,新郎要到女家谢奁,俗称“谢柜箱”。
迎亲的那天,新郎要自乘花轿往女家迎亲。花轿到女家门外时,女家亲属关门索喜封钱。男家请一位精通满语的人叫门,女家也请一位通满语的人应答,称为“拿门”。喜封钱把足后,女方才开门。在新郎的迎亲轿前,男家要选亲属四人打扮整齐在前引导。门开时,要这四人先进,女家捧茶敬上,四人饮完后出门在一便轿前等候新郎。新郎坐花轿进门后,花轿要直对新娘卧屋门。进新娘的卧屋也不能走泥地,而要从地上铺的布毡过。卧屋内由男方所请娶亲太太和女方所请送亲太太为新娘打扮。打扮好后,娶亲太太将女家准备的红筷子一把洒在床上,意为“快生子”。然后,新郎吃子孙饺,饺内有顺治钱一枚,新郎要带走。
娶亲太太洒筷子后,即扶新娘入花轿。由新郎亲自搭轿门扣才能出发。新郎搭好轿门后要乘事先准备的便轿,又称“状元轿”先回。新娘花轿出时要放爆竹,娶亲、送亲二太太也同时乘大轿随花轿一起到洞房,伺候新娘。花轿到男家,也要放爆竹。接着由花轿前引导的女家送亲男丁向男方主婚人请安道喜。新娘花轿入门时,男家主婚人要备香烛炭火向花轿行一跪三叩礼。行礼后直立,向炭火奠酒,称之“迎喜神”。花轿入中堂要转三圈,将轿门对新房门,由娶亲、送亲太大扶新娘下轿,从地上铺着的红毡上走进新房。新娘上床与新郎对坐,同吃富贵面。吃面后,新郎、新娘出房,同拜天地君亲师,行三跪九叩礼。接着请主婚长者上坐受礼。长者一般要说四句吉利的话,再用手上的衡木将新娘的搭头布挑去。随后,新郎、新娘还要遍拜大小亲戚好友;均行一跪三叩礼,此时,才可退归洞房。
满族没有第二天回门的习惯,但有请“女家看开脸”的礼节。迎娶第二天的早晨,由女家事先请好的开脸、送茶二太太就坐轿,带领着挑“开脸”茶食的女拥上门。“开脸”太太入新房,送茶太太则向男家主婚妇敬献糖茶,然后入新房。主婚妇也陪同进房。“开脸”太太请主婚妇示意开何种脸面,主婚妇要谦让,需问亲家母;这时,新郎要便服赶往女家,请示女方父母,名曰:“请看开脸”。女母一般说“听姑之便”,或答以“从时尚式样”,新郎告辞回家,转告女母意思后方可开脸。
满族回门的习俗,与汉族不同。汉族是新婚夫妻一起回门,满人却不一样,迎娶的第二天,名曰“下地”,女家要送“开脸”茶,所有女家的亲友女眷均要往男家酬应,名曰“吃下地酒”。第三日,才是回门日。这一天;女家要请一位女亲带一个女仆,持灯带轿在四更时接女回女家。婿则上午同媒人一起坐轿去女家;女家中堂也设有香案,婿先朝拜女家祖先,行三跪九叩礼;再拜女的父母,行一跪三叩礼;再遍拜女家各长亲,然后坐席吃酒。吃过酒后婿先回,女仍由女亲送回。到第四天,名曰“双回门”。仍然女由女亲带一女仆接回家;婿后往。不同的是,女不须浓妆艳抹;婿至也只要随茶便饭就可以了。
京口旗营满人的丧葬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前,奉行火化制,丧葬的费用很少。遇有丧事,都用事益局出售的烧材,当日死、当日殓、当日即抬往北门烧人台火化。当时,事益局是旗红的称“红寿桃”。烧费仅二百文。一般在火化后三日检收余骨装入红布袋,用坛子装好,寄放在寄骨坛,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后,满人的火化习俗渐渐被汉俗同化,改为土葬,开销也日益增多。满人遇父母妻丧,均需要一层一级地上报头领,直到都统,然后由都统批发照例借领济兵银两,开始办理丧事,成服成礼。死者的随身衣服用长衫,内不用短衫,多用白色,不用红色。男女穿衣都须三腰五领。只有外套袍褂要视死者的等级和贫富而定。满人棺殓之前,有迎棺入门的仪式,放棺也头朝外。大殓小殓都有拾棺人进行。棺材钉用三颗。男的在棺材左边钉二颗,右边钉一颗,女的相反。一颗的棺钉是主钉,钉头不全入木,上余钉头如扁桃式,露立棺盖之上。送葬时,至亲好友都送到坟地。亲友有设路祭的。陪送殡到墓地的人丧家须送关东菜一碗。
满人上衙门报丧后,归家要剃头换衣。父母丧、祖父母、曾祖父母丧都需一百天不剃发;期服百日后销假,办差上操要戴红纬帽,穿布靴。丧者未殓时,吊唁的人前往吊唁被称为“道恼”,入门后站在灵床侧,向孝子握手致唁。其余如敬七,百日“谢孝”等皆同汉俗。
  • 曲美辛古纪念碑祭奠

    勿忘惨痛历史,矢志报效祖国。10月6日下午4时,参加纪念江孜抗英斗争100周年活动的西藏部分代表和日喀则地区康马、亚东县1500多名干部、群众和驻藏部队、武警官详情>>

    2017-07-04
  • 世界临终关怀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临终关怀起源(一)hospice的含义如前所述,“临终关怀”这个译自英文hospice的名词,如果翻开《牛津双解辞典》或《新英汉辞典》,人们将会发现详情>>

    2017-07-04
  • 殡葬文化漫谈(二)

    这些制茶、饮茶的操作方式,茶具实物,以及对茶的认识等等,均可归入所谓“茶文化”范畴。于其中,包含了人们的生活爱好、习俗、情趣,对生活意义的认定,尤其是价值观念和详情>>

    2017-07-04
  • 下葬: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详情>>

    2017-07-03
  • 襄汾殡葬礼仪之灵堂应如何设立

    孝子服孝后,接着便是设立灵堂,筹备祭奠。首先要在寿棺前放一张八仙桌,称“祭桌”。祭桌上放有蜡台、香炉、干果和食品等。食品中又有青狮、白象、黄老虎等面食和花食。灵详情>>

    2017-07-03
  • 论西藏原始祭祀习俗、仪式和艺术(一)

    早期宗教性祭祀文化艺术,以驱鬼逐疫、祭神祈祥为目的,以巫术和祭祀仪式及其诸多习俗、艺术活动为中心内容,是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共生的一种人类原始文化现象。在中国内地详情>>

    2017-07-03
  • 殡葬文化探究(三)

    殡葬文化的本质及特征就其本质而言,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中所表现的一整套价值认知系统。其一、观念形态。即人们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详情>>

    2017-07-03
  • 早期社会祭祀活动中的酒文化

    酒,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从古至今,在各种重要场合都少不了酒,祭祀活动中也是如此。祭祀活动中的青铜酒器祭祀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有的文献来看祭详情>>

    2017-07-03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慈禧的三大罪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那么我今天讲的呢,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有些电视里的情节、有些电影的情节,那是艺术创作,并不可靠。那么我今天呢,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详情>>

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钟灵

钟灵的美,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而是美在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灵动,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脸上的笑容,春水一样荡漾,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即使是不笑的时候,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小脸儿羞羞的,满面红晕流霞,详情>>